通讯:中国“风投之父”成思危人生最后一篇文章
7月12日,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逝世,享年80岁。图为成思危先生出席央视财经论坛的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张浩 摄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题:中国“风投之父”成思危人生最后一篇文章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成思危走了。
这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中国风险投资之父”。2015年7月12日上午,他与世长辞的消息传来。
就在今年年初,病重住院的成思危仍思考着中国的未来。
生命最后时日里的思索,成了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篇公开文稿。记者翻开今年5月出版的《金融国策论》,成思危近两千字的序言映入眼帘。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所有研究问题中首要决定的问题,如果目标一错,满盘皆输。”在病榻上的最后时光,成思危所思所想的还是他研究了一生的中国金融改革。
成思危1935年6月出生在一个籍贯湖南湘乡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中国近代新闻史著名人物成舍我。
成年后,成思危却选择了与“文人”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
上世纪80年代以降,成思危将风险投资的概念引入中国。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即此后引发高科技产业新高潮的“一号提案”。此后,国内风险投资风起云涌,势不可挡。
中小板、创业板、PE、VC……今天的中国投资者畅游其间、获利无数的风投市场能够从纸上蓝图成为现实,成思危的奔走呼吁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思危当之无愧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从事风险投资业者、创业板公司老板应该感谢他、铭记他。”美林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刘芮东说。
《金融国策论》作者1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回忆了成思危今年春节后在医院为该书作序时的情景。
原来,成思危今年春节后拿到书稿后,因感到金融作为国家战略至关重要,应允作序。但考虑到他已抱恙体弱,该书作者代他拟好了序言稿,送给他过目。
成思危却说,“我从不让人代笔”,坚持自己读过,自己写。最后是由他口述,托人记录完成。
生前,成思危将复杂科学、虚拟经济、风险投资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相结合,独著、合著二十余部学术专著,在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著作等身、已执笔困难的他,用口述的方式,留下了生命中最后的思想火花。
在这篇遗作中,针对当前甚嚣尘上的国际做空中国等“阴谋论”,成思危表示反对:“实际上,如果把抗击“阴谋论”作为保障金融安全的战略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
“正确的战略目标应当是鼓励提高我们自身的金融实力,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金融系统的改革,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并且在国际竞争中提高我们的话语权和我们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这才是正确的战略目标。”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遗作中,成思危亦对自己一生经历的金融改革做了一番“功过评说”: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可以看到从外资并购我国企业,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外国战略合作伙伴,股权分置改革,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设立,股指期货的开放,到融资融券;每一步都会有反对的声浪、质疑的声音,甚至还有“卖国”的责难,这样就使得我们的金融改革不能顺利地向前推进。在一些人的阻挠之下,有关部门尽管已经提出了改革的措施,但也只能是放一放、等一等、看一看,而不能及时地抓住时机向前推进。”
“这一点教训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成思危最后写道,“只要我们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稳步推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就一定能使我国的金融在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以及越来越强的地位。”
今年6月11日,八十寿辰的成思危写下《八十回眸》一诗:
畅游人间八十年,
狂风暴雨若等闲。
雏鹰展翅心高远,
老牛奋蹄志弥坚。
未因权位抛理想,
敢凭刚直献真言。
功成名就应无憾,
含笑扬眉对苍天。
“我们痛失恩师,国家痛失栋梁。”成思危的学生、经济学家马光远形容成思危“身居高位仍然坚持说真话”,“他对中国一直充满信心。愿先生千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