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吉大使:丝路沿线国人文合作现实资源丰富
中新社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7月15日电 题:中国驻吉大使:丝路沿线国人文合作现实资源丰富
中新社记者 李德华 孙亭文 殷春永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齐大愚近日就深化对吉及中亚国家关系、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内人文交流合作等问题,接受中国新闻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组采访。
齐大愚称,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合作的基础非常好,吉国民众对中国抱有很好的感情。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首先要靠人的交往、需要感情上的交流;同时在于民意基础、社会基础,这是长期的、很牢固的基础。
齐大愚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合作倡议,得到中亚地区国家积极呼应和普遍支持,为各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了崭新平台和强劲动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扩大人文领域合作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资源,是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未来合作前景大有可为。
他还说,加强同吉方在教育、文化、新闻、地方交往等方面的交流互鉴,将有助于充实中吉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为提升双边合作水平创造更为有利的民意基础。“每一个部门都行动起来,新闻、文化、教育等各部门都能够发挥作用,用我们的话来讲就是积沙成山、集腋成裘,力量就不一样了。”
齐大愚认为,相对来讲,中亚和中国友好的社会基础总体确实是不错的。“他们很清楚,有中国这样的邻居,能提供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这里的年轻人对中国的文化、历史都很感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据他介绍,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后,今后5年时间里,中国将给吉尔吉斯斯坦每年300名留学生奖学金的名额。“尽管这样,现在名额还是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使馆里管教育、文化的外交官,每天的电话响得非常频繁。现在在中国学习的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有3000多人。”
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苏白·阿那别克认为,“民意相通”,首先在于语言上的相通交流。中国现在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现状,都是吉尔吉斯斯坦民众最迫切想了解的,而这一切离不开语言这个沟通的纽带。
目前,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在比什凯克人文大学、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以及奥什国立大学合作创办了三所孔子学院;新疆大学在贾拉拉巴德市承建的孔子学院也在筹备当中。
在文化方面,齐大愚认为,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空间更大,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博物馆、电影节、艺术节等都可互相交流。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副部长别克契那里耶夫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称,现在两国文化交流开展得很顺利,许多吉国的歌手、演员到中国去演出,也有很多中国艺术家到比什凯克来演出。
苏白·阿那别克说,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的相融交往,无疑是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民心相通”的牢固的底蕴根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