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阿富汗使馆警卫工作小组:牢记使命 不负重托
7月26日,担任中国使馆警卫工作的武警张楠在索马里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中不幸遇难。消息传至万里之外的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时,驻守使馆的中国武警战士们心情沉重。
张楠曾是与他们一起参加培训的战友,他的音容笑貌,很多人都还记得。而对于在阿富汗的这些武警战士们来说,他们也同样面临种种危险。“来阿富汗之前,全体队员都签了决心书,随时做好牺牲准备,”中国驻阿使馆警卫工作小组组长卢振杰这样说。
出勤“最担心人肉炸弹”
保卫中国驻阿使馆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是警卫工作组的职责。在战事不断、袭击防不胜防的阿富汗,危险时刻存在,看似平静的街面也会潜藏危机,武警战士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他们告诉新华社记者,只有体验过战区的残酷和真实,才能成为更好的军人。
身为警卫工作负责人,每次使馆车队出行,卢振杰都会亲自跟随,并要准确预算时间,严格规定路线。他说,即使是车辆转弯这样的细节,警卫小组的战士们都要提前演练队形,确保万无一失。
来自湖北的苏宇飞和来自河南的王霄地说,在阿富汗出勤,最担心的就是车载炸弹或人肉炸弹,每次遇到敲着车窗乞讨的阿富汗儿童或妇女,内心确实渴望能给予一些帮助,但职责往往又提醒他们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必须无条件收起怜悯之心。形势不同,任务不同,万一遭遇袭击,不但自己遇险,更会牵连到战友和使馆工作人员。
“精气神一定要足”
中国驻阿使馆警卫小组的战士们,是平均年龄只有23岁的“90后”,他们在喀布尔的生活单一而略显枯燥,每天伴随他们的是24小时轮流站岗放哨,白天身背30余斤的装备出勤,夜间和衣而睡,随时随地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战士们为数不多的休闲乐趣,是在使馆的一个角落里开辟菜地,亲手耕种,亲手收获。记者还在战士们卧室的洗手间发现,一面硕大的镜子上被人用马克笔写满了英文单词和对话例句,喀布尔的枯燥生活客观上也成了大家学习英文的“助推剂”。
目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仍有近1.3万名军事人员驻留阿富汗,喀布尔大街上经常可见穿着不同制服的各国军人。战士刘战告诉记者,外出执行任务遇到其他国家的警卫人员时,内心难免会和他们做一下比较,“咱们块头可能不如西方人大,但精气神一定要足,要在外国人面前体现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他说。
对家人“报喜不报忧”
身在战区,战士们最担心的莫过于远在祖国的家人。警卫工作组全体人员几乎都表示,对家人要“报喜不报忧”,多说平安无事,多谈“幸福指数”,刻意忽略那些爆炸、枪战及生活的枯燥。王霄地说,有时候感冒了就干脆不给父母打电话,因为怕他们听出来担忧。
来自江西的徐结书驻外前已订婚,谈及自己的女友,他满怀深情同时又满是歉意。徐结书说,现在每周都要出勤10次以上,有时一天3次,而且每次执行任务都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好多时候确实顾不上关心女朋友,“作为武警战士,我的职责神圣,相信她也会以我为荣”。
卢振杰的父母和妻女目前都在北京生活,女儿今年已经上初中。“您的女儿了解阿富汗吗?知道恐怖袭击、知道您从事着怎样的工作吗?”记者问道。这位已有20年军龄的老兵回答说:“她知道,作为军人的孩子她应该已经习惯了。”
苏宇飞告诉记者,远在国内的家人每天都会关注新闻报道。他的女友得知一名中国武警在索马里遇难后立刻打来电话,叮嘱他务必注意安全。小苏反复劝解女友:“阿富汗情况和索马里不一样,我在这边挺好。”
牢记使命忠于职守
作为警卫组组长,卢振杰坦言,在阿富汗,哨位就是战场,执勤就是打仗,最重要的是有备无患、底线思维,往最坏想、往最好努力。工作之外还要组织战士们加强学习,每天进行业务推演,每周至少进行两次思想教育,“学习不光是为了提高勤务能力,更是要坚定战士们的信念”。
战士们告诉记者,每次出勤回来看到飘扬在使馆上方的五星红旗,都有一种回家的温暖。而正是这种温暖,让他们始终牢记使命:“敢当生命盾牌,不惜血染战旗。”
“现在我每天都坚持写日记,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都清楚,因为战争就在身边。军人就应该上战场,如果平庸过一生,等我老了,我该如何向子孙们回忆自己的军旅生涯呢?”卢振杰这样说。(新华社记者冯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