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威水!“中山大学”号今天下水,全国最大最强

28.08.2020  19:55

大洋网讯 “我命名你为‘中山大学’号,愿你承续并光大中山大学永恒的家国情怀,满载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和建设者的热切期盼……

28日,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在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下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为这艘高大威武的科考实习船命名剪彩,希望“中山大学”号承载起向海求索的使命与担当,承载起兴海强国的光荣与梦想,挺进深蓝,劈波斩浪,顺利平安!

2016年6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中山大学在“十三五”期间新建一艘6000吨级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该船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建造。据介绍,此次下水后将立即开展舾装调试,预计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

国内排水量最大

综合科考性能最强

创新设计亮点最多

中山大学”号船长114.3米,型宽19.4米,吃深9.25米,设计吃水6.0米,结构吃水6.6米。整个船体线型优美、高大威武。据介绍,该船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经济航速11.5节,最大试航速度16节,经济航速下续航能力15000海里,额定人员编制下自持力60天,定员100人。

据该船总设计师、中船集团第708所主任助理吴刚介绍,“中山大学”号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

作为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中山大学”号在国内科考船中具备多个“首次”。吴刚说,该船在国内科考船中首次采用L型全回转低噪声推进器、首次采用轮缘永磁侧推、首次采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设计、首次采用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等。“中山大学”号非常注重绿色环保性能,满足最新国际排放要求,并将取得中国船级社 Clean标志,确保对大气环境、水体等科考调查的影响降至最低。

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双平台功能

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孙冬柏介绍说,“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具备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的双平台功能。它配备了大量先进科考仪器和科考操控支撑设备,建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能满足样品处理、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的各类实验室,船舶平台的综合性能和科考功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大型“移动实验室”。

据该船总建造师、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文龙介绍,“中山大学”号的科考作业实验空间大,而且具有可扩展性强。除了760平方米的固定实验室,艉甲板作业面积超过610平方米,可搭载十多个移动集装箱式实验功能模块,大大提高船舶的综合科考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

此外,该船还拥有直升机热降平台,可有效提高人员输送和物资转运能力,并可作为无人机的起降平台,从三维空间上大大扩展了本船科考观测的范围。

中山大学”号能如期命名下水来之不易,今年以来爆发的疫情给科考实习船建造带来了多重困难。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在仪式上介绍,面对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船东、船厂、船检、监理、设计等单位密切配合、精诚合作、攻坚克难,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科考实习船建造工作,每个团队展现出了敬业专业的工作态度和水平。

参加下水命名活动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表示,时至今日,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远不如对太空的了解,原因在于海洋考察设备少、装备弱、人才缺。“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体现了这所大学对国家海洋战略、对人类经略海洋的深刻认识以及坚毅决心,也必将为国家了解海洋、发展海洋、守护海洋发挥重要作用。

【中山大学逐梦深蓝历程】

中山大学与西沙有着90多年的历史渊源。92年来,学校师生在不同时期多次到西沙进行科学考察,依托海洋学科,开展一系列综合科学考察,包括水下人文遗迹、海洋生物、海洋天然产物化合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海洋大气、岛礁开发利用等。

1928年

1928年,中山大学推动并参与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并取得了对西沙群岛矿产的管理权和开采权。在各方推动下,1928年中山大学与西沙首次“亲密接触”。

▲科考队全体合影(来源:南海研究院、重大平台建设处)

1946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学校派出专业考察和测量人员,参与西沙群岛的接收工作。

1947年

地理系王光玮、农学院陆发熹、生物学系的张宏达和李国藩等4位学者参与对西沙群岛的第二次科学考察。考察队乘搭“中基”舰前往西沙群岛,此后陆续发表了一批关于珊瑚礁岛屿地质、磷矿、植物和土壤的论文。

1980年

地质系袁家义教授曾赴西沙进行科学考察,回来后发表了《西沙群岛永兴岛和石岛的自然与开发》一文。

1983年

地质系梁百和教授参与由中国沉积学会发起的“海南岛及西沙群岛现代碳酸盐沉积科学考察团”,对西沙群岛现代珊瑚礁、生物沉积物与现代礁岛灰岩的成岩、岩石类型、岩石沉积构造等问题进行系统、综合地考察,回来后发表了《海南岛清澜港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的沉积特征》一文。

1987年

时任地质系主任黄玉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华南沿海晚新生代地质”研究,项目组成员邹和平、王建华和夏法前往西沙群岛进行科考,其科考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山大学学报丛·华南沿海晚新生代地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和《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世纪90年代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邓孺孺教授是海洋遥感研究学术带头人。从20世纪90年代起,邓孺孺教授就着手对西沙进行调查研究,每年至少去西沙2次,他的团队对海洋生物的卫星遥感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2010年

考古系许永杰教授跟着国家文物局远赴西沙打捞“北礁一号”沉船。

2016年

2016年6月,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项目获教育部批准立项。“南海科学考察”科考队首航于2016年8月8日起航。

2017年

2017年7月,中山大学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08研究所签订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设计合同。

南海科学考察”科考队于2017年夏季航次对南海北部地区进行多学科、多方位立体式的综合科学考察。

▲2017年夏季航次科考队合影(来源:南海研究院、重大平台建设处)

2018年

为纪念中山大学西沙科考90周年,于2018年组织了“重返西沙”科考航次活动。

2018年7月,学校海洋科考队伍再次起航,赴西沙开展一系列综合科学考察,包括水下人文遗迹、海洋生物、海洋天然产物化合物、海洋地质、物理海洋学、海洋大气、岛礁开发利用等。

2018年冬季,“南海科学考察”科考队本航次获得了浮游植物的种群和浓度之间的季节变化以及分布特征、海洋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等相关数据。

▲2018年冬季航次的科考队员合影(来源:南海研究院、重大平台建设处)

2018年11月20日,中山大学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建造合同签约仪式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林鸥董事长、胡可一总工程师,中山大学校长罗俊院士、常务副校长孙冬柏、副校长邰忠智出席仪式。

2019年

南海季风综合科考试验预演航次首次对大气——海洋双边界层协同观测,建设中山大学首个基于南海科考的大气同化数据集。

西沙综合科考航次以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与采集为主要内容,取得了大量原始数据及样品。在西沙群岛发现并发表2个海生昆虫新物种和1个昆虫新记录种,其中两个新物种分别以羚羊礁和石屿命名(羚羊礁海蝽Hermatobates lingyangjiaoensis,石屿海泽甲Hyphalus shiyuensis),从基础研究的角度为国家的南海权益做出贡献。

2019年10月28日,学校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H2639)开工。陈春声书记和罗俊校长参加开工仪式。学校常务副校长孙冬柏、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副总经理徐立和江南造船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文飞代表各方在中大科考船项目开工节点证书上签字。

文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图片:中山大学提供

部分据:中山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