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差异之我见(组图)

03.09.2014  15:38

甘馨裕右一和她的小伙伴


  主持人: 陈晓璇

  广州市6中高二(15)班 甘馨裕

  编者语: 暑假已然结束,新学期又开始了!感谢这个假期您与我们分享暑假生活中的点滴收获!明年暑假该栏目将重新开启,敬请关注。与羊城晚报教育版的更多互动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学大大”,或扫一扫二维码。

  为期14天的赴德交流旅程已经在欢笑与感动中完美落幕。在这次交流中,双方的学生都或深或浅了解了对方的风俗及文化,都与团队的同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都在旅行中增长了见识,升华了自己。 在交流中,我发现中德之间的不少差异,在此总结几个方面与大家分享。

  公共设施

  抵达一个国家,感受最深的是公共交通设备,法兰克福的机场并未铺张,简单的设计是大方好客的彰显。另外每日跟随伙伴乘坐火车上学,德国的火车、地铁不似国内每乘坐一次都要买票,而是用事先买好的交通卡随意上车,偶有工作人员抽查。这样的方式可能会纵容某些人逃票,但也同时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的信任,增强了国民的自律性。

  低头族

  在国内的公交地铁上,随处可见低头党,他们或在刷朋友圈,或在看视频。可在德国的火车地铁上,几乎看不到低头看手机的人,他们或在听歌,或在观赏窗外的风景。这其实也与国内国外人们熟悉与使用的聊天软件有关,国内大多用QQ、微信、微博,这些软件中包含了许多复杂新颖的功能,而欧洲人大多使用whatsApp(社交软件),这种软件操作简单,功能较少,他们没必要把精力都花费在手机上。

  生活节奏


  相较而言,国内人的生活节奏是相当紧凑的,所以街头随处可见奔跑的上班族或上学党,他们有如溪水中的小鱼一般娴熟地穿过人群。而当我以同样的姿势奔跑在德国街头时,引起了人们的侧目,我感受到他们的惊异,因此停止了奔跑。德国人的生活节奏很慢,于我来说,我更喜欢这种慢所产生的唯美。因为走得慢,所以有时间欣赏周围的风景;因为走得慢,所以来得及细细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父母的角色

  在中国,父母似乎多了一层身份,常被认为是管束和强制的代名词。德国父母却不是这样,他们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与意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给他们选择的自由,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中国许多父母却恨不得将意志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按着自己设定好的自认为最好的轨道生活。这的确可以减少孩子人生的差错,却也让墨守成规阻止了中华民族的创新与发展。

  甘馨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