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问题:美欧与俄博弈缘何频陷被动?
资料图:普京与奥巴马进行交流。
随着乌克兰新任总统波罗申科正式就职,俄乌关系逐渐迈入协商阶段。而乌克兰一系列武装冲突和克里米亚入俄无疑背离了西方最初的意愿。在各种宣称“制裁”俄罗斯却被外界评论为“宣传工具”后,美欧是否应当反思:从一开始鼓吹东扩到现在面临无法兑现承诺的尴尬,这个跨大洋的组合到底走错了哪些棋?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将俄罗斯视作战略竞争对手,着眼于地缘政治的考量,频频在俄罗斯的核心地带不断制造“麻烦”,期望一步步压缩俄战略空间,遏制俄罗斯崛起势头。乌克兰局势动乱,反对派身后若隐若现的美国政府和积极推进贸易东扩的欧盟负有主要责任。把乌克兰“搅乱”,给俄罗斯“添堵”这一目标,欧美开头做的顺手,却留下无穷的“后遗症”。
欧美的这次联手,采取一贯的“策反”和“挑拨”手段,尽管预料到会引起俄方的不满,但显然低估了普京对乌克兰的决心。美欧在国际问题上长期“说了算”,导致他们已经忘记如何站到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乌克兰的战略意义对普京的重要性,不亚于拉美对于美国,北非之于法国。当美国人和欧洲人为了保护“势力范围”而不惜派出部队“维护稳定”之时,却忘记了期望在国际舞台展示更强大影响力的俄罗斯,也绝不容许后院失火,殃及自身。当俄罗斯大兵压境之时,西方人才开始谴责俄罗斯“越线”,可有反思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评判标准是否公平?
西方在策划乌克兰动乱时,只想到第一步棋如何走,却对各种后着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导致煽风点火后却没有灭火的本事。欧美对乌克兰示威者一开始在独立广场的抗议活动表示支持,但却没有一个国家打算跟俄罗斯进行直接军事对抗。在普京眼中,西方这种夸下海口又不准备行动的做派,恰恰给了俄罗斯派出“志愿军”和支持“公投”的行动空间。导致乌克兰东部武装冲突不断之际,美国和西欧还在就是否加大军事开支以保持威慑力,是否要给予乌克兰军事援助等各种问题上讨论不休,坐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乌克兰东部反对派也逐渐倒向俄罗斯。
西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浅眼光还在于:认为策反了基辅就是颠覆了整个乌克兰,殊不知发生在乌首都的抗议活动并不能代表乌东部地区的民意。乌克兰东部的工业,从机械制造、交通设备到冶金工业,面向的出口对象都是俄罗斯。基辅希望打开面向西方的大门,而东部则希望保持和俄罗斯的紧密贸易联系。即使基辅建立起一个倾向于西方的政权,也并不代表整个乌克兰都会投入西方怀抱。当普京开始强硬起来,在东部有所行动之后,欧美有些始料未及,匆匆宣布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但却难以撼动俄罗斯的根本利益。
目前,乌克兰局势至少有一点很明朗,无论基辅现在的当权者是谁,普京都达到了他的目的。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也都从乌克兰身上学到了教训。而欧洲和美国则不得不慢慢消化他们一手创造出的恶果。在与西方的一系列博弈中,俄罗斯充分显示出在苏联解体20多年后,它仍然保持强大的政治实力。如果说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还只是小试牛刀,那随后就是在邻国开始展现它的强大影响力。
在经济上,俄罗斯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因为一旦对俄罗斯实行制裁,众多美国企业和欧洲企业将会受到出口打击。伦敦城、法国的武器工业以及德国工业的整条脉络还都没有做好准备和俄罗斯“断交”。
对俄更“严厉的制裁”只会变成象征符号,成为美国为了维护面子而不得不做出的姿态。而乌克兰的经济在近些年已经陷入停滞,再经动荡局势重创,这个“烂摊子”还得靠欧美来帮忙收拾。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批准了170亿美元对乌贷款援助,但无异于杯水车薪。专家预测乌克兰经济的长期低迷和重建经济的缺口至少需要500亿美元。与此同时,俄罗斯作为一个资源、能源大国,对西方国家的经济依赖有限。即使西方国家采取经济制裁,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不配合”也将使制裁的效果大打折扣,更何况欧盟内部是否经济制裁俄罗斯的声音本就不统一。
解决乌克兰经济危机,除了西方的援助,与俄罗斯的和解必不可少。俄乌双方如何各自做出让步以尽快达到经济上的共赢发展,才是下一步西方与俄罗斯的共同努力方向。(文/李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