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业百年:香江书香飘内地 纸墨间隙现人情
中新社香港7月18日电 题:香江书香飘内地 纸墨间隙现人情
作者 黄慧敏
盛夏7月,香港爱书之人再度迎来他们的夏日盛事——香港书展。在热闹非凡的书展中,却有这样一家书店:怀旧式样的花地砖铺地,图书不全是安静的躺在书架上,部分书籍被当作宝贝一样放在书店正中的玻璃柜子里。
这家只供参观而不售书的“怪”书店,其实就是商务印书馆于1914年在香港开设的首间门店的复制品。
百年时光逝去,书籍已跳出玻璃柜供读者随手翻阅,书店亦尝试变成一个可品尝咖啡,可举办文化活动的阅读空间,香港书业亦经历了一个从依靠内地进口到成为亚洲区的出版中心的过程。
将书运到大后方
香港早期已有自己的印刷厂,但那时港人接触到的基本是内地出版的图书。“当时书店卖的书主要从内地过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及世界书局等大书店所售图书就是从上海运来自己的香港分公司。”在出版界打滚逾30年,现为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的陈万雄博士向记者道。
香港书业也曾“反哺”内地。抗战期间,香港就成为内地图书的供应中心。“供大后方阅读的包括教科书在内的图书主要来自香港,书籍印好后,从香港运到越南,再从云南进入四川。”
八十年代,香港书业起飞,更是两岸三地中率先采用现代模式进行图书出版,在经营手法、出版题材、销售模式等上面都出现革新。“香港经济发达,出版中文经济管理类图书从香港开始,领先两岸三地足足十年。”陈万雄更指,在八十年代中末期,香港成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之一。
书店的那人那事
书香的散播少不了书店的功劳,一些老牌书店无疑是香港书业发展的见证者。陈万雄指,在七、八十年代,香港书店的规模都很小。
在这样一个小空间里,爱“打书钉”的读者自然就被列为不受欢迎对象。
林卓煌是大众书局高级业务发展经理,他的职业生涯正是43年前,他在大众书局当店员开始。他直言不喜欢那些来“打书钉”的读者,书店面积小,他们妨碍店员工作。他曾故意藏起一些书钉客一直看开的书,然而却不能阻止他们“蹭书”(当书店是书房,光看不买)的行为。“第二天来他就拿起另一本看。”
不过,这些爱在书店“蹭书”的读者在节日里也会对店员有所表示。“和他们熟了之后,中秋节就会送月饼,端午节就会送粽子来。”
而随著书店变大,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欢迎他们来打书钉,因为书店里有人看书感觉会热闹一点。”
除了书店由小变大外,书店也从单一的卖书转向多元化经营,这股风气从九十年代开始刮起。1995年,大众书局在黄埔花园开设一间逾4万呎的大众文化城,店里不仅卖书,“还有铁板烧吃呢。”林卓煌指,书店地方大,而且为了满足附近白领中午吃饭的需要,所以书店就办起美食广场。
书店正成为一个多位一体的阅读空间。三联书店去年就于元朗开设一间综合书店,并取名为“元朗文化生活荟”,引入咖啡店,办起讲座与展览,贩卖本地创意精品,书不再是书店的唯一主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