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公共配套要跟上

23.12.2015  08:58
原标题:“二孩时代”公共配套要跟上

  2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反恐怖主义法草案、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草案、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等,再加上司法考试制度改革的消息,一系列政策法规引起广泛关注。

  备受社会关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21日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修正案拟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如获通过,“全面二孩”元旦开始即可实施。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是应对社会老龄化、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基本国策被提出,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有其历史背景和合理性,可是,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出现,对计生政策进行调整的呼声也日益高涨。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出台,仅仅两年后,全面二孩就进入立法程序。可以说,从“只生一个好”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中国的人口政策调整这几年走上了快车道。通过修法来对我国的人口政策进行调整,这不仅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也是对公众呼声的及时回应。

  可是,也要看到,目前公众生育意愿已有所不足。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一年间,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日前,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中仅46.2%会考虑生二孩,而71.4%的受访者认为生二孩会对职业女性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86.6%受访者认为,完善社会福利才能让年轻人安心生二孩。对于国家而言,人口政策的调整是事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可是对每一个具体的家庭而言,生还是不生,却有许多现实的考量。计生政策实施多年,优生优育观念深入人心,养育孩子早就进入了精细化模式中,添丁早已不是添双筷子那么简单。迎接“二孩时代”的到来,要让人们打消顾虑,能生、想生、敢生,需要各种配套政策的支持。

  首先,迎接“二孩时代”需要化解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目前,托儿所、幼儿园数量不足的矛盾就已经非常突出,有的地方入托难入园难,甚至难过上大学,而儿童医院与儿科医生的不足,也让孩子看病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随着全面二孩的放开,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需要有关部门及早布局,优化补足。

  其次,迎接“二孩时代”需落实各项生育保障政策,为符合政策的家庭减负。生育政策的调整如果缺乏相关支持性政策,就很难达到效果。延长长假、减免个税、二孩津贴、关爱高龄产妇等内容在政策酝酿过程中一直备受关注。此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中明确提出,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在各地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中,如何确保权利落到实处,不让女性因为二孩而在求职就业方面遭遇歧视,不让养不起成为无奈,也是保障生育权利能够落到实处的关键。

  再次,“二孩时代”来临,还需完善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计划生育政策仍然是基本国策,对于之前响应国家号召的独生子女家庭,国家应该加大救济与帮扶的力度。这几年,失独家庭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苦痛令人叹息。对于独生女子家庭,在就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待,亦是保证公平的应有之举。

  迎接“二孩时代”,不仅仅是法律与政策的调整,更需要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方能让政策红利惠及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