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姐”:亚运会为广州 留下了志愿服务的火种(图)

27.09.2014  05:04

2010年,“微笑姐”也曾是广州亚运会上的“一景”。


  从台前到幕后

  编者按:好快!又到亚运,又四年。对于经历了广州亚运会的广州市民来说,是否还记得四年前的体育盛会?浮现在你心头的,是开幕式中小蛮腰旁盛放的焰火?还是广州的蓝天白云?是您亲临现场的某一场比赛?还是路遇的志愿者的一个笑脸?时间流逝,总有一些回忆留下来—哪怕它并不完美。

  除了明星和场馆,广州亚运会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值得怀念,那些为亚运会服务过的人,对亚运会是怎样的情愫?

  2010年,因为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长达20分钟的微笑,吴怡一夜成名,被网友冠以“微笑姐”的名字。四年过去了,她还在从事公益志愿服务工作,但慢慢从一名单纯的志愿者,变成了公益项目的发起者。从台前走到幕后,她说,公益志愿服务,会是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亚运后曾拒绝百万代言邀请

  广州亚运会时,“”是她的基本生活状态,要兼顾学习、社团工作以及志愿者公益服务,“基本上大学有一半时间是在学校外面,确实感觉大学生活过得和普通同学不大一样。”在广外学习之余,吴怡还担任着学校团委的学生副书记,又身兼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日程总是爆满。

  回忆广州亚运会,吴怡说:“现在回想那时候,感觉亚运会对我和我妹妹,算是我们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然我们也很感激自己那时候能够想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大一到现在一直保持下来。我觉得这四年对我们来说还是很充实的,也算走了一条很正确的道路。

  所谓想清楚发展方向,指的是当时她们眼前有一条完全不一样的路可以选择。“其实当时也有其他选择,包括商演啊,广告邀请啊,包括一些演艺公司的签约,十万百万的都有。可能就是完全是走另外一条道路,就是生活在镜头下了,但我们还是选择回到学校做一个学生,然后在志愿服务这个方面继续做下去。现在想想,我觉得这个道路还是比较正确的。

  从志愿者到公益项目发起者

  本科四年,吴怡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公益服务上,如今,她考取了广外政管学院社会管理专业研究生,研一刚刚开学。这个选择,其实也和公益服务有点关系,“因为我本身大学期间做了很多公益服务这方面的工作,但本科学的是经济,未来比较感兴趣的还是公益志愿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最后选了读研,选择了社会管理,研究方向也是公共福利这个方面。


  与广州亚运会单纯做一名志愿者不同,现在的吴怡更像一个幕后操盘手。吴怡说:“四年前大家对我的认识只是亚运会舞台上的一个颁奖礼仪志愿者,那到幕后其实是想说这几年自己慢慢转向不单单只是表面上的一个志愿者,而是可以自己策划组织一些公益项目,类似于公益服务的枢纽,甚至一个平台,去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从事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的火种,在吴怡看来,就是亚运会为广州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可能也是因为我亚运之前还是个高中生,对广州城市志愿服务不是特别了解,但我觉得特别是亚运会之后志愿服务这个领域发展得特别迅速,无论是专项志愿队伍,包括人员上在国内还是比较领先的水平的。”吴怡说,“现在我有很多机会参与这方面的工作,看到很多市民确实是很热心参与这方面的工作,这个算是保留到现在最大的无形的文化吧。”(林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