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交会“吸金”1868亿 金融合作助推新海上丝路

22.06.2014  11:11

金交会上专家学者建议,广州应充分发挥四大平台优势

羊城晚报讯 记者戴曼曼报道:国际元素一直是本届金交会的亮点之一,本届金交会还特意设立了东南亚展区。昨日,来自广州、柬埔寨、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的业内专家和学者畅谈“海上丝绸之路”的金融合作,共同探讨了广州在与东南亚金融合作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金交会上,广州银行、柬埔寨加华银行等金融业代表签署了双方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广州与东盟国家历来保持着紧密经济贸易合作关系。记者在会上获悉,2013年东盟已经成为广州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132亿美元,占广州市进出口贸易总额11%。在跨境资金流动方面,2013年广州与东盟国家跨境收支总额142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货物贸易收支同比增长25%,直接投资收支同比增长24%。

柬埔寨国家银行行长H·E·CheaChanto在谈及金融、贸易和经济合作时表示,双方必须要充满抱负,又要着眼于事实,重视效果,“我想在丝绸之路的所有相关国家的人民对于合作期待都非常高,我深信广州和东南亚之间金融合作将会进一步使我们找到更好的策略和解决方案,让我们双方的经济发展的更加成功”。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副行长曲延玲建议,广州应发挥四大平台优势,即定期举办金交会、借助广交会、依托广州知识城平台以及充分利用广州南沙新区的区位优势,“欢迎和鼓励东盟国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入驻南沙新区,积极探索开展与东盟国家金融合作,特别大力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曲延玲建议,广州应该充分利用战略平台多以及产业基础雄厚等方面的优势,以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机构广泛合作。

金交会“吸金”1868亿

产融对接签约项目46个,类型丰富产品多样

羊城晚报讯 记者戴曼曼报道:第三届金交会的第二天,产融资对接项目签约仪式在广州琶洲举行。本次金交会充分突出了交易功能,共有产融对接签约项目46个签约,其中涉及融资的项目36个,总意向性签约金额约1868亿元。

记者观察发现,本次金交会产融对接签约相较往年具有类型丰富、产品多样的特点。产融对接项目不仅涉及制造业、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还涉及新型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文化、农业等领域;既有银行授信等方式,又有其他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同时,政府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都有相关融资对接项目,显示出合作主体多样性。

同时,为了进一步搭建广大企业、金融机构对接交流的平台,昨日金交会还设立了“中国产融资本高峰论坛”,希望通过论坛讨论的形式,探讨金融的杠杆如何撬动产业发展,金融怎么反哺实体经济等问题,为广东产融结合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