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收割”与“容纳”双剑合璧
9月11日,以制造业闻名全国的佛山,开启了南方高等教育名城建设之路,迈出了在全国引才布局的关键一步:《实施意见》首次对外公布,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等教育办学机构将在目前13所的基础上,新增加17所,总数达到30所。
据悉,这是佛山首次以市委、市政府联合发文的形式,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的专项政策。
巧合的是,9月10日,笔者与某媒体合作推出了《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排名。排名统计了2016年中国GDP百强城市中前35个城市的本土高校在校生情况,对中国最强的35个大城市进行排名,按照得分评选出“中国最缺大学的十大城市”。
其中,佛山平均每万人中本土在校大学生为67人,成为全国最缺大学生的城市。而同年佛山以8630亿元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15位。
显然,佛山拥有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
2016年全国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200人,以全国平均水平计算,佛山在校大学生人数应该为15万人。如果按照佛山经济总量排名对标,其在校大学生人数应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到三倍。
发展高等教育、聚集大学生资源,佛山迫在眉睫。
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资本、劳动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中国人口数量的红利已经耗尽,人口质量的红利至关重要。城市的发展要依托于人才,是否拥有足够的大学生,考验一个城市人力资源的深度。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牢牢抓住实体经济,坚守制造业立市,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国家经济强市。佛山未来的目标,除继续保持“世界工厂”的优势外,还需要向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转变,实现城市升级。
迈入21世纪,我国步入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当下,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接近60%,因此,佛山只有提高以大学生为代表的人才集聚,才能在未来发展中继续领先。
要提升大学生集聚度,无非依靠两种方式:内生与外引。
其中,内生的关键是城市的高等教育机构拥有量。大学作为一个二合一的载体,既符合创新的需求,也符合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多依靠行政主导而非市场主导。在此背景下,佛山自主兴办高校的空间有限。
因此,佛山可以考虑合作办学模式,争取国内其他高校资源来佛山设立分校。这一点,深圳、珠海已有成功案例。
一旦开放办学,教育资源配置趋向由市场主导,无疑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一方面,佛山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佛山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民风开放,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强。因此,开放办学后,佛山就能将国内各个高校的部分精锐力量汇聚,大力推动本土高等教育发展。
就国内的教育发展情况来看,未来民办知名高校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雄安新区为例,北京的教育资源已逐步向雄安转移,未来也有可能向全国转移。这一举动,或许反映了国家正加强市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未来,大学等各种公共资源的分布将更为均衡。
《实施意见》中提出,要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为着力点,坚持理工优先、应用为主。这点很符合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很实事求是。
有了人才只是第一步,如何将这些人才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在于“收割”与“容纳”。
所谓“收割”,指的是对人才的收割能力,就是吸引人才的能力。佛山吸引了不少青年人,也吸引了不少大学生,拥有强大的人才“收割”能力,这点无须担心。
而“容纳”,指的是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它需要一座城市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开放的社会氛围。这些因素,佛山同样具备。截至8月底,佛山市登记流动人口达515.5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成为国内著名的包容性城市。
有人担心,目前佛山引入的外来人口多为产业工人,学历普遍不高,他们能否支撑起佛山未来的发展?
答案在于,人才引进必须要形成人才梯度。聚焦佛山的发展现状,无可避免地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现阶段,各个城市首先需要吸引的是年轻人,然后才是年轻人中的高端人才。
在吸引高端人才上,佛山已具备两个基础:充分的就业机会和雄厚的财力。未来,当办学政策开放之时,通过自主办学培养人才,人与财“双剑合一”,佛山便能更好地应对创新时代的挑战。
(据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接受南方日报采访的录音整理)
编辑: 刘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