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广东给科技创新更多甜头
本报记者 贺林平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04日 01 版)
5月29日上午,广东省科技厅举办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政策宣讲培训会”的第十一站走进清远,建滔(连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国强听课后很兴奋:“我们这样的科技型企业能发展这么快,主要得益于投资环境好、政府支持力度大。现在政府送来了更大的‘礼包’。根据省政府的‘粤12条’(《广东省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不仅要建立‘科技创新券’奖补企业,还要对孵化器内创业投资失败的科技企业给予补偿,真是太给力了。”
近年来,广东通过创新基金、税收优惠、孵化服务等政策“组合拳”,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一个个科技“小巨人”茁壮成长,成为转型升级的生力军。截至目前,全省已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01家,其中85%以上建在企业;科技部门共支持建设37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和7家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14年,全省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超1627亿元,占GDP的2.4%。
广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往往因“轻资产”的特性,很难从传统信贷渠道获得急需的发展资金。为突破瓶颈,广东一方面深化科技金融试点,设立总额为5亿元的“产业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以科技金融方式引导和带动数以倍计的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另一方面,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结构完整、制度规范的创新基金运作体系,共有26个单位设立地方创新基(资)金,年度规模合计超过4.4亿元。
解决了创新成长的“第一桶金”,广东努力促使各种科技资源向中小微企业汇聚,为企业打造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全省各类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平台超过1600家,并组建10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组建联盟,可以构建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围绕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组织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并联合攻关,辐射、带动一大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广东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说。
今年2月发布的“粤12条”,对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来说,更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政策工具包”。“广东开展的‘科技创新券’补助政策试点,体现了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普惠性’特点。”中国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郭铁成表示,所谓创新券实际上是一种“创新货币”,政府向企业发放创新券,企业用创新券向研发人员购买科研服务,科研服务人员持创新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因创新而生,为创新而在,代表“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然而,它们的生长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扶持。
是把宝贵的扶持资金和政策送给高大上的企业锦上添花,还是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广东选择了后者,它们最需要、也最期待各种创新资源的支持。广东的经验表明,舍得育苗,才能育成大树,也能获得最为可观的回报。
当一个个科技“小巨人”都长成真正的“大巨人”、产业水准开始步入引领世界的行列时,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将得到强大支撑,这些“小巨人”也定会成为一地、一省、一国的产业支柱。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