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云医云:把脉移动医疗的突破点

19.08.2015  22:34

  中新网广州8月19日电 (记者 索有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在2014年达到了30.1亿元,占了整个互联网医疗市场整体规模的四分之一左右。记者19日获悉,仁云医云团队基于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医生移动工具,把脉移动医疗的突破点,在经过半年对全国科室的深入了解后,重新对移动医疗服务链做了定位。

  预计到2017年,中国互联网移动医疗将突破200亿元的规模。这两年,作为有望改变传统看病保健方式的新型模式,移动医疗这块大蛋糕已成为各大投资商和软硬件公司的共同焦点。在医患问答互动APP、线下资源对接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时,还有什么切入点能使移动产品摆脱前人格局,在移动医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从新角度看移动医疗产品的服务对象

  仁云医云团队分析说,在移动医疗服务链中,医生和病人是各个环节的主要参与者。目前的医疗产品大多专注于在自诊用药的环节为病人提供可靠信息的服务,基于这类刚性需求,病人得到了用药指导,而医生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满足提高收入,扩大知名度等需求。然而,从具体的医生人群上来说,由于医生长期面临着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收入低、风险高的现状,此类医患互动模式虽然使部分医生在收入和知名度上得到满足,但仍然无法解决其它问题。对医院来说,这样的模式并不是最终目标。

  要扭转这种局面,除了患者和医生以外,还需要考虑到医院的核心诉求。医院希望通过移动医疗产品对医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医院运营和管理效率、医院评级等。而这种诉求最先表现在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院外康复(慢性病管理)等环节上。而又数后四个环节的工程量更为庞大和重要。

  如果要在这些环节上给医患全新的服务理念,就意味着服务的重点放在了正职医生和他们现有的病人身上。一方面,要让医生能够专注于他们原有的病人,在此基础上减少医患冲突矛盾,降低就业风险;另一方面,利用移动网络提高治疗阶段的服务效率和质量,让医院在扩张以外获得降低管理成本的新办法。不管怎么说,只有在研发产品把医院诉求一并考虑在内,才能做到真正用移动产品帮助医生基于大数据进行诊疗决策,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缓解科室管理压力。

  从一次性诊疗到长期跟踪随访

  从医院的角度看,仁云医云团队认为,中国的医疗服务多为一次性服务,然而许多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仅靠移动产品对自诊用药、导诊、候诊等环节的干预,远远不能满足慢病患者的需求。由于需要对患者病情的最新状况重新了解,也造成了大量医疗资源的浪费。通过扭转医疗一次性治疗的概念建立熟人医患关系,对病人进行长期干预是移动医疗一个可行的发展方向。

  医生在线上对病人上传的检验报告和病情信息进行诊断分析,并在治疗组内将诊断过程公开,这对及时、持续地获取病人康复信息,降低医生风险责任,提高治疗效果有着明显帮助。病人也能从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康复情况并获得护理建议,体验医生的专业关怀。这样的模式对慢病患者,特别是院内外康复患者和家属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仁云医云团队认为,首先目的是让医生随时随地处理医疗事务,随后实现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的科室协同办公和诊后随访管理服务。无论是被认为保守群体的医生还是习惯一次性治疗的病人,移动医疗都将快速改变他们的生活。

  仁云医云团队称,所有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存在基础都在于健康管理、自诊、自我用药、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院外康复等环节以及病人、医生、医院三大服务对象上,在选择移动切入点的时候,考虑更长远的环节和更多的服务对象,对构建完整的产品脑图,逐步完善对医疗行业产业链的新认知至关重要。(完)



南航将执行广州至泰国曼谷廊曼航线
中新网广州4月6日电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6日宣布,广东大洋网
30日下午广州出港机票搜索量瞬间涨4倍
大洋网讯 11月30日广州市番禺区、荔湾区、白云区广东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