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监管入手 为“毒跑道”杀毒

13.11.2015  11:19

头条

据新华社报道,多所学校新建塑胶跑道在使用后发现学生出现流鼻血、头晕、咳嗽等不适症状,经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塑胶跑道原材料涉嫌“三无”产品。相关部门近日发布通报称,已完成塑胶运动场地排查,首批发现11所疑似塑胶运动场地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学校,有两所学校的塑胶样品现场抽样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另有一小学的不合格跑道已被铲除。

塑胶跑道,在今天的校园里几乎成为“标配”,但这一身边常见的校园设施,却有可能成为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这一场景,让人不寒而栗。“毒跑道”的身影恐怕还不只局限于此,据公开报道显示苏州、无锡、南京、东莞、郑州等多个城市都出现过类似情况,也引来了广泛的质疑。当然,随着教育部门和环保部门的介入,事件全貌逐步呈现在公众眼前。有的业内人士称,味道刺鼻并不一定就代表着有毒性,不必盲目恐慌。但考虑到社会各界对于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极端重视,家长“宁可信其有”的焦虑心情可以理解;他们的质疑,也必须得到权威、科学的解答。

眼下,疑似“毒跑道”新闻涉及的各省市,已就相关情况展开排查,该检测的检测、该停课的停课、该更换的更换,事件正走入解决流程。但回溯这一事件的发展链条,不难发现仍有太多值得警醒之处,需要汲取教训。在有毒物质残留等现象的背后,更应呼吁监管机制不断“升级版本”,方能举一反三,防止更多“毒××”重演。

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监管,在跑道生产、投标、施工、监测等环节,监管的“留白”给有毒物质留下了可乘之机。比如有媒体报道,在跑道生产方面,“三无”产品蒙混过关,很大程度上与招投标过分看重价格而忽视质量有关,许多小厂商的报价比合格产品的成本价还低,“劣币驱逐良币”必然一再拉低行业的质量底线。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压缩工期、使用违规添加剂、晾晒时间不足等,也让本来原材料合格的跑道生生成了“不合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已经发布的两项跑道国家标准不仅并非强制标准,而且只检测跑道的物理、材料特性,缺乏对跑道上方空气的检测标准。以至于很多家长怀疑孩子“中毒”,申请检测却无据可依。这些监管留白,理应尽快补上。

另一方面,则要完善事后应对机制。客观而言,检测标准的更新滞后于生产工艺的改变很难避免,但这并不是“跑道有毒”的理由,反而更突显了建立一套事后反馈、纠错机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不是某个局部的问题,而是各个部门如何联动,如何就公共卫生舆情建立起一套足够敏感的预警研判机制。如此,才能将未知的有害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将反馈研判提升到最快速度,将事件透明度扩大到最大程度。在这一事件中,有的学校面对家长质疑不仅不重视,反而以“这个季节就是容易流鼻血”自辩;有的学校在检测结果已证明不合格之后,却仍然让学生正常上课,等待污染物自行挥发……一套科学标准的应急机制,不应容忍这些过于随意的应对方式。

毒跑道”让人想起此前的“毒牛奶”:从散发案例到媒体介入、生产消费链条上的诸多问题随之曝光、三聚氰胺检测标准得以提升并逐步列入非食用物质名单……疑似“毒跑道”铲走了,但我们也不应满足于事件层面上的解决。由此事件生发的反思不应停滞,在监管方式、检测标准等方面一系列的改进和完善,更应由此而始,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