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四地代表齐聚广东机电职院研讨专业改革对接产业转型升级
4月15日,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组织来自广州、深圳、佛山、惠州四地的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的五方代表齐聚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研讨校、企如何高度融合开展混合所有制专业建设综合改革,有效对接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
会议现场
研讨会上,来自政府的代表有广州市白云区东方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黎兵辉、佛山市南海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孙平;来自研究机构的代表有:广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程韬波;来自行业协会的代表有:广东省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其俊、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会员部部长谢沧辉、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曹永军、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胡梅、佛山市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招柳;来自企业的代表有: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次长曹新颖、广汽丰田汽车特约维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坚,拓璞集团运营副总裁江小芳、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吴少洲,深圳市金三维模具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红,广州金抡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庆辉,阿思柯物流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高谋、广州速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孔快;职教集团和学院的代表有:职教集团原董事长奚志伟,职教集团秘书长、机电职院院长郑伟光,副院长佘少华、李铭辉,职教集团属下各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以及汽车、机械、电气、信息、物流等二级学院和校企合作处的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代表。
研讨会上,郑伟光、李铭辉分别致辞,指出举办这次研讨会的背景和目的,表示学校迫切期望运用混合所有制,与企业等各方在技术、管理、场地、设备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实质性地共建共管专业,使学校和企业真正成为办学主体,人才培养更加接近企业、行业和社会的需求。
各方代表热烈发言。政府代表指出:白云区、南海区主要以中小企业居多,企业的用工需求呈现多样化、小批量特点,因此,学校对准周边地区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应多与企业对接,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人才。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的代表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下滑,企业用工成本加重,出现机器人、3D打印逐渐代替一线工人的态势,但有很多生产环节仍离不开人的实际操作,是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代替不了的,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有经验、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只要坚持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具备良好学习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就会有生命力;同时,企业也必须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能留住人才,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空间。企业代表们指出:企业在用工方面,一是经常碰到实习生或毕业生不愿吃苦、不愿在一线工作、忠诚度不高的情况,建议学校应加强企业文化教育实战化教育,让学生真切感受企业工作,成为有梦想、有责任心、有职业规划、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实用人才,能体现出先进性;二是从院校录用的毕业生仍然存在知识面狭隘、思维不全面的问题,因此,企业在目前用工成本高且科技发展快的情况下,渴求具有跨界性、复合型技术技能的“特种兵”人才,这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建议学校在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做些尝试;同时,企业也应努力做到让毕业生在待遇提升、职业发展方面有优先机会。
奚志伟在研讨会上讲话,感谢各方代表的真情发言,并指出:开展混合所有制专业建设综合改革的研讨,意义重大,是学校办学思维的大突破;这种改革实际上是对办学机制、体制改革的尝试,需要院校、企业以及政府、协会、研究机构的认真探讨、深度合作,社会、企业可以用知识、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院校开展合作,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能够对应当前的经济新常态,逐渐实现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品牌型的转变,与企业形成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双主体办学,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大量适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