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爱之名,孵化更多社区自组织
万木时评
黎诚
近日,关爱桂城授勋典礼圆满落幕,多位市民代表获颁荣誉勋章。在第6届授勋典礼上,一些市民代表涌现,让人感受到桂城一直以来以关爱之名进行的社会建设的力量。
比如已过古稀之年,只读过三年书的老人孔树,用4年时间为叠滘写下了40万字的《叠滘乡志》,如果没有对家乡的热爱,是不会有动力去做这样的事情,而此事事关文化保育,是泽被后世的事情。
又比如翠云苑小区(原南海区糖厂宿舍)成立的桂城第一个业主委员会,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管理小区,打造熟人社区。
凡此种种,都可以视为“关爱文化”热爱家园、助人助己精神的体现。
从开佛山乃至省内先河主动提出让NGO组织挂靠,到投入千万成立关爱基金……种种举措,让桂城在社会建设方面,领佛山之先,尽管财力投入和人才聚集程度或无法跟广深相比,但在观念理念的引领上,也不遑多让。
可以看到,一路走来,关爱桂城也不断地适应形势的发展,推出新“产品”。比如,关爱中转站,就是通过微信平台,把慈善资源在公众平台上进行对接。
实际上,难的不是推陈出新,难的是坚持,“关爱桂城”这个品牌,没有随着相关领导的更迭而被放弃。
说到底,做社会治理,并不是哪个区域或者镇街都舍得大手笔投入的,因为在国内的考核机制,经济发展显然是较为优先的考虑尺度,桂城如此做,需要一定的财力和坚守。当年“关爱桂城”建立时候的“机构、基金、机制、基地”的这套制度一直延续至今,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也让在这里发展的社会组织有信心可以在这里长期发展下去,推动社会建设的进行。
这种坚持已经带来很显性的效果。佛山星儿特殊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温远霞表示,随着“关爱”文化的普及,外出谈相关项目的合作,都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口舌,推广慈善项目的成本低了很多。
但我们也要看到,真正要把关爱桂城的文化和精神不断发足光大,立足点还应当是社区、村居。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剧烈变动,治理单元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是“单位”,而今是“社区”,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社会治理方式也该应时而变。
在社区和村居里面,有许多有共同爱好的热心人群,通过把他们组织起来,不同类型的群体自组织化,就能够更有效地覆盖服务人群。
这不但是社会治理单元变化的需要,也是重构社区的需要。在社会转型期,物质的欲望和人口、资源的流动都对原来的社区精神乃至人的信仰造成了冲击,所谓社会戾气,多是因此而来的副作用。通过对社区人群自组织的培育,充盈社会资本,让人们建立信任,守望相助,风气才会一天比一天好,戾气才能逐渐减少。
期待政府能够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南海区社会服务联会秘书长黎玉婷建议,可通过社工机构引领,孵化出大批的社会自组织,这样可以降低社会管理成本,增强社会资本。
此外,目前“关爱桂城”针对外来人口的机构和服务还不是很多,期待能有更多的项目服务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工儿童。桂城公众信息网显示,桂城常住人口60多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24.8万人。也就是说,外来人口已经是户籍人口的近3倍,如何服务好当中的一些群体,亟须在项目设计和机构引入上做更多的考量。
笔者以为,其实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做到后面,不是手法的问题,而是理念和信仰的问题,能否有这样的意识来做社会建设、社会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所幸,“关爱桂城”这几年的坚持,吸引了一大批对此有兴趣、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士为之努力。笔者一位在桂城街道工作的朋友谈起“关爱桂城”时说,“感觉像初恋一样。”一方面,是指这个东西像初恋一样美好;另外一方面,是不断地投入,看着它不断地成长起来。期待桂城能够继续“关爱”精神,让“关爱”跟这个区域谈一场美好的、长久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