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查1.6万价格违法案 退还消费者4.37亿
◎每经记者 王辛夷
国家发改委8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1.6万余件,实施经济制裁79.37亿元,其中,没收违法所得6.74亿元,罚款68.26亿元,退还消费者多收价款4.37亿元。
今年1月1日,全国四级联网12358价格举报系统正式开始运营,7月份,该系统受理价格举报、投诉、信访、咨询共计57868件,其中有3455件为价格举报,91.95%的价格举报得以办结。此外,今年上半年多个备受关注的反垄断大案得以落地,发改委透露下一步将制定反垄断指南。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过持续有效的反垄断,一些行业的市场格局势必会产生变化和调整,但会是健康良性的变化。“一些企业将通过提高质量、服务和技术等重新确立市场地位,而非垄断。”
5个行业价格举报较多
在发改委前不久公布的7月份价格举报数据中,被举报最多的5个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房地产及物业管理、商品零售、医药以及教育,这5个行业占到全部价格举报的近八成。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旅游、物业管理等价格热点问题,加大市场价格检查和巡查力度,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
上述5个行业中,药品价格在今年6月1日刚刚放开,药品价格的波动也成为价格部门关注的焦点,部分廉价药品价格大涨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发改委发布的月度价格举报情况中,“密切关注药品市场价格动态”成了近几个月的工作重点。
8月17日,发改委透露已经配合推进药品价格改革,通过市场巡查、召开行业协会座谈会、针对重点领域开展提醒告诫等方式,提醒经营者依法合规诚信经营,确保药品价格放开后保持基本稳定。
价格监督不仅是针对市场,对政府也是一样。近两年来,政府简政放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大批行政性收费被取消或免收,但仍有一些单位继续收取这些费用。
国家发改委于今年上半年开展了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涉企收费较多的建设、环保、交通运输等重点部门和行业,以及企业反映强烈的行政事业性和中介服务收费等突出问题,特别对涉及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乱收费行为,进行了重点检查处理。
据发改委介绍,这项检查仍将继续,严肃查处继续收取已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中介服务机构乱收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研究制定反垄断指南
价格变化是市场运行的重要信号,而垄断正是扰乱这种信号的主要因素。
自“反垄断元年”2013年开始,我国反垄断步伐明显提速,高通、奔驰等一批百姓耳熟能详的反垄断大案先后落地,对于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改委介绍,今年上半年反垄断执法取得新进展,除了开出数个“天价罚单”,发改委还督促杜比、HDMI公司分别就标准必要专利问题与相关彩电企业达成和解,减少了企业诉讼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作为上半年“中枪”最多的垄断者,汽车行业对猛烈的反垄断风暴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实话说,到后来我们甚至都有些困惑,到底下多大力气管理经销商是不违规的,怎样管理经销商算是合乎反垄断法律相关规定的。”一位来自一汽-大众奥迪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本月7日,来自奔驰、宝马、吉利、比亚迪等十来家车企的负责人聚集在国家发改委,召开《汽车业反垄断指南》起草工作会。
据发改委价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一指南正在进行第一轮问卷调查,接下来还会根据问卷答复作出更详细、更深层、范围更广的问卷调查和后续调研,充分了解整车企业、经销商、配件供应商以及消费者的想法。
反垄断指南不是只局限在汽车行业,据发改委17日透露,下一步将研究制定反垄断相关指南,不断完善反垄断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