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游学逐渐回归 中产家庭成拥趸

02.09.2017  08:17

  原标题:中国传统游学渐回归 中产家庭成拥趸

  从小在都市长大的孩子,不远千里游学四方 李新锁 摄

  又是一年开学季,当大批中国家长为孩子“高分低能”还是“知行合一”纠结时,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研学旅行”推广计划,似乎为中国孩子解决“城市病”带来希望。

  尽管暑期即将结束,但是在山西南部小城万荣的孤山山麓,一处名为“三益书院”的研学基地仍陆续迎来北京、上海等地的“研学旅行考察者”。他们当中,既有教师、公务员,也有企业家、旅行社负责人等。

  对此,三益书院教学部负责人庞化润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支持孩子游学者大多经济条件宽裕,以中产阶层为主。在这里,“游学”这种中国传统的治学模式日渐回归。

  庞化润说,他曾在多所高校任教,也曾在爱人开设的国学班教学,对城市家庭偏重分数、短视功利的教育观念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城市孩子依赖电子产品,动手能力和独立性较差。此外,“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也促使家长重视分数、忽视修养、能力。

  有鉴于此,庞化润辞去了公职,辗转来到“三益书院”。“知行合一”“修身养性”,这是庞化润对游学模式的关注所在。据介绍,2017年暑期,北京、河北等地数千人先后来此学习体验。

  从小在都市长大的孩子,不远千里游学四方。 李新锁 摄

  游学期间,学员们体验传统农耕、学习国学经典、游历人文古迹。对此,“三益书院”创办人李汉生表示,读书不亲临其地,很难引起内心共鸣。书院推崇游学模式,就是要引导孩子们学会以应变的精神,包容的心态面对世界,帮助其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山西太原,对已创办8年的国学“私塾”——北辰学堂来说,徒步游学已经成为一种传统。从2013年至今,这项活动从未间断。

  不久前,北辰学堂师生16人从太原徒步游学,沿着汾河逆流而上,历时8天。期间,师生白天赶路游历四方,夜宿农家诵读学习,其间辛苦绝非一般学生所能接受。

  对此,负责人李国鹏表示,徒步游学一是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感知天地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泽;再者,孩子们一路前行,认知社会、感受民情,这是任何课堂教学都做不到的。

  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因忙于应付课业,导致社会实践缺失、综合能力偏低的问题饱受诟病。对此,教育部门也在努力改善。

  2016年末,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对此,业内把2017年称为研学旅行“元年”。

  刚刚过去的暑假,“游学”“研学”成为网络热词。在网络上,一篇名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热传。大众聚焦的背后不仅牵出了海外游学的高昂费用,也折射出国人的教育焦虑。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国内游学市场规模约一两百亿元人民币,未来整个研学市场将会超过千亿规模,每年的增长率会达到30%至50%。

  对此,山西省社科院学习科学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为愿表示,现实情况表明,对研学旅行认可并践行的以中产阶层为主,这既缘于经济条件,也和认识观念有关。

  王为愿表示,研学旅行目前还在试点阶段。作为学生校外学习、提升的有益补充,相关职能部门应从研学基地建设、课程开发、保险保障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真正让学生走进社会、认知世界。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