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原子弹建设者隐居合肥:有人50岁掉光牙
16.10.2014 09:34
本文来源: News.21cn.Com
1964 年10 月16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全世界。50年过去,当年在青海金银滩原子城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青春的建设者们,如今分散全国各地,过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在合肥,就生活着500 多名来自核工业部原国营221 厂的退休职工。他们居住在三里庵街道西园新村、五里墩街道团安村小区等地。昨天上午,记者走近这些古稀之年的历史功臣们,听他们诉说那段神秘艰辛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初入青海荒滩
苦中作乐坚守神圣使命
1958 年底,年仅17 岁的董殿举从部队转业,来到青海原子城。在国营221 厂两弹研究基地扎根34 年,他将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金银滩大草原。“刚来时,这里是一片荒草滩,野草比成人高,风沙刮过眼睛都睁不开。”董老清楚记得,他是第一批到达的。很快,国营221厂吸引了来自全国众多高校及国防方面的人才。
由于基地海拔高,过完8 月就要穿棉衣,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活异常艰辛,物资极度匮乏。首批到达的职工只能睡牛羊圈,吃青稞面,喝水要去十几公里外的河沟挑。“不少人有高原反应,出现浮肿。”
由于空气稀薄条件恶劣,他们生了孩子无法带在身边抚养,只能放在老家让老人照顾。因长期分离,孩子们对父母印象很陌生,甚至不愿喊“爸爸妈妈”。
就这样,董老他们依然苦中作乐。粮食不够,自己开荒种地,挑易成活的土豆、油菜种。实在不行就挖野菜、野萝卜、蕨菜充饥。好在那时年轻,大家也没觉得辛苦,就这样一直坚持着。
本文来源: News.21cn.Com
16.10.2014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