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哲学正能量

26.06.2014  12:16

阳江市 蔡少尤

  一、佛法不消极
  没学佛的人有一个理由是认为佛学是消极的,打坐、念经、持戒、吃素、做功课,所有的日常都是这种看上去属于常态的消极表现,欠缺积极的入世思想;佛学中人也多以示弱的姿态进入无坚不摧的佛法营垒,布袋和尚所说的“手把秧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就是这种姿态的形象化描绘,在这里,佛,或者佛法是低调而空无的,至少在看上去是后退的、落伍的,甚至表面上带着负能量的以退为进,但实质上已经推动着事物的向前发展,就像人们插田一样,看上去在后退,实际上已经前进了。事实上,无论形式或实质,所有的佛法都是正能量的体现,在整个哲学体系的集大成中,所有佛法都没有给人以消极、颓唐、落漠或者向后看的无所作为或者听天由命,它所倡导的追求真理、应用真理直至抵达圆满的世界观比任何一种哲学都更加先进、更加勇猛、更加一往无前。应用佛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直到完善自我的精神境界比任何哲学文本都更有正能量的驱动作用,彰显这种作用对于还佛法于本来面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与“发挥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的主旨息息相关。
  什么是佛法?佛就是觉悟,法就是指一切事理、因果、性相,也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佛法就是对宇宙间的一切都做到了然于心,对其本质具有看透了的认知。这种认知本领的锁匙是什么呢?就是“佛性”。在大乘佛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性,就是每一个众生都具有的自性。其着眼点不是“”本体,而是“”本体,“”与“”比较,居于次要位置,它从“缘起论”、“唯识论”的角度来解释世界,说明“”、“”都是虚幻不实的,“”是“”的一部分,只要法空,个人便自然获得解脱。于是,大乘佛法提出了以“佛性论”为核心的“涅盘论”,其主要经典是《般若经》《维摩诘经》和《解深密经》等,它所倡导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分为三个方面:由于明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佛不二,故发广大心;由于明见人人都有佛性,一切众生与佛不二,故发平等心;由于明见整个宇宙圆融不二的法身统一体,一生命即一切生命,故发同体大悲心。无论是广大心、平等心,还是大悲心,都是觉悟到自性者的精神面貌,都能领悟到真理世界的无限清静而灿烂的美,保持这种美,维系这种美,就自然达到了宣化上人所说的“性尽人己参天地,心同日月耀阳春”的境界了,人能如此,还有什么挂碍能阻止我们的内心光明呢?这里的“”是“”的意思,天地人三位一体,便是佛法的高尚圆融,以佛性待人待己,便体现了宇宙正能量的最大合成,可见,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
  二、对二元对立的否定
  根据佛法的不二法则,我们会马上发现不少被目之为古经典的哲学定理是经不起推敲的,有些貌似正能量的理论一经分析,便显示出了其无法逃脱的谬误。例如柏拉图关于人本性的理论,至今还在误导着不幸的知识界,他把人“客观”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肉体,一部分是灵魂,肉体是低等的存在,灵魂是高等的存在。根据这个法则,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认为神用了三种材料做人,一种是用金子做的,一种是用银子做的,一种是用铜铁做的。金子是统治者,银子是保护者,铜铁是生产者,柏拉图以哲学王的姿态统治着他的理想国,由此形成了灵魂与肉体的二元对立状态,直至今天阴魂不散。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把柏拉图的人本性二元分裂哲学硬生生搬了过来,通过地狱与天堂的概念把肉体和灵魂分成了彼此割裂的两个极端,肉体属于地狱,灵魂属于天堂,人的存在从此陷进了说不清、理还乱的阴差阳错中。
  人的本性果真是这样的吗?人真的有独立存在的本性吗?这个问题没有比现代人更糊涂的了,他们由于对客观世界了解得太多,因而对自己也就太无知,一般人喜欢用“客观”的方法评估自我,就像他们用“客观”的方法去探求外部世界的奥秘一样。“客观”这一被人类尊为科学的方法论,并不会真的实现于人类自身,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破灭一样。
  二元对立的哲学观无法从灵与肉的对立中找到人的本性,只能从原罪中寻找,而寻找原罪的唯一方法是理性。于是,人的本性便成了理性的载体,人的情感便被弃置了。在黑格尔的眼中,连宇宙也是理性的显现,而人则是理性的一个绝妙产品,这种理性独裁必然造成非理性主义泛滥,社会上不断爆光的贪官落马事件,正是这些失去了理性的糊涂虫。
  人的本性既不是肉体,也不是灵魂,既不是理性,也不是非理性,用现性的分别心先验地把人“客观”地看成二元对立的事物,人就容易被视为怪物,造成不同文化背景有不同的人本性,一千种人有一千种人本性。佛性的不二法则决定了人的本性是对灵与肉、理性与非理性的否定的统一。否定的结果是二元对立的理性分别在对人性的理解中完全是一片空白,所谓统一是指超越了一切二元对立之后的不可分别的不生不灭的本性。从分别对立当中找不到本来清净的面目,人的本性超越了二元分别中的事事物物,但又不离二元世界,不生不灭的自性真如并不存在于现世之外的某个理想极地,它似乎淹没在无数分别妄想的尘垢之下,其实质是所有理性现实都是真如的流露。佛性否定了二元对立的人性论,让人性得到了最本质的彰显,最终使正能量有了本体的支撑。 
  三、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
  人们不了解客观世界是一个观念世界,总是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独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真实世界,便出现了很多误区。例如太阳的“东升西落”真的是一种客观实在吗?看上去的确如此,但实际上,太阳既不东升,也不西落,更不会循环往复无终期,真实的情形是地球在循环地绕着太阳而运行,太阳如如不动,是人类的眼根恰恰颠倒了这种真实。客观现象并不等同于客体,更不等同于真实,客观世界是人类六根现量的错觉。正如六祖慧能所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意思是说,人们看到的风吹经幡,并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的心在动,如果你的心不动,如何感觉到风吹幡动呢?同样道理,太阳的东升西落不是太阳在动,而是地球上的人在动,随地球一起运行。客观世界是人类六根感觉的错觉,是对完美大宇宙的理性分割,人的理性反映只是相对真理,只有无分别的般若智才能证见整个宇宙统一的完全真实性。如果按照太阳围绕地球运行为前提推论下去,就会误以为太阳有早晨东升,晚上西落的生与死,同样,人的生死轮回想法正是人从外部世界观照的结果,这样的错误认识正是二元化理论的结果。
  佛法主张放弃二元,就是不去割裂本来的完美,人和世界不再是两种东西,理性和感性,灵与肉,心和物都是圆融一体无限联系的整体存在,人的本性不能从整体之中分离出来确定,所有把人的本性建筑在二元分别知识上的理解都是不全面的,没有一个孤立的人,也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每一个“自我”的背后都拖着一条由肉体事件和心灵事件构成的因缘缘起的链条,而自我就是这条链条的载体。当我们试图从整个宇宙的关系网中拿出一个自我的时候,什么也没有,有的是整个不分别的宇宙,就像一滴水进入了大海,只能与大海同在。可见,真如即是人的本性,也是一切生命,乃至全体宇宙的共性,但这不生不灭的本性不可以理解为客观实在,否则就是分裂世界的主观心,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分别心。所以,那些把“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理解成主观唯心主义的人,都是站在二元对立的主客立场看“真如”的,他们把超越时空超越二元对立的不可说的真如自性当作生死二元的意识,那就大错特错了。真如不是主观意识,也不是意识,它是你的本性,是永远无法用概念乃至一切思想来把握的宇宙整体实在性,其形象的表述就是空。
  正因如此,佛法提倡放下你的自我,安顿你的身心,让真实的法轮碾碎你的无明,回归于大宇宙的赤子之心,这种真理不仅突破了自我中心主义而走向人类,也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而走向了一切有情;不仅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而走向一切有情,也突破了生命中心主义而走向宇宙,这时候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整个宇宙只有一种力量,这便是正能量。

2014年6月12日于阳春

  作者简介:蔡少尤,国家中级作家,中国诗词协会 会员,广东楹联协会 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 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会员,阳春诗社 社长,阳江市佛教协会 理事,工作单位:中共阳春市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