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年均值再创新低,广州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22日,广州东山湖公园在艳阳的照耀下分外美丽。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摄
大洋网讯 7月20日,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0年广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涵盖大气、水、土壤、海洋、噪声、辐射等环境质量的方方面面,市民可全面了解身边的环境质量状况。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生态环境局和各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州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为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建设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美丽广州提供了有力支持。
空气质量方面,2020年广州PM2.5年均值再创新低,连续4年稳定达标,超标天数为0,二氧化氮自2012年国家将标准从80微克/立方米收严至40微克/立方米以来首次达标,6项污染物首次全面达标,从而实现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酸雨污染持续减轻
酸雨方面,2020年,广州市降水pH值为5.76,比2019年下降0.03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为10.3%,比2019年下降5.1个百分点。2013年~2020年,广州降水pH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酸雨频率呈下降趋势,酸雨污染持续减轻。2020年降水pH值比2013年上升0.42个pH单位,酸雨频率比2013年下降13.4个百分点。
水环境方面,2020年广州市10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稳定达到100%。2020年,全市纳入《广东省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的地表水国省考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76.9%。与2019年相比,2020年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大幅提高23.1个百分点;石井河水质明显好转;后航道、黄埔航道、狮子洋、东江北干流水质有所好转;流溪河上游、中游、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西航道、增江、市桥水道、沙湾水道、蕉门水道水质保持稳定。
海洋功能区达标率93.8%
海洋环境方面,2020年广州市管辖海域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主要超标因子为无机氮,超过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平均含量为1.94毫克/升,同比下降12.4%;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为0.02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实施海水质量监测的功能区有5个,分别为狮子洋保留区、南沙港口区、蒲州风景旅游区、伶仃洋保留区和万顷沙海洋特别保护区,面积共33203公顷,其中符合海洋环境保护要求功能区的面积为31158公顷,达标率为93.8%。
土壤方面,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本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全面达到要求。
声环境方面,2020年城市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5.7分贝,与2019年持平,影响区域声环境的主要来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分别占比52.2%和25.0%。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9.3分贝,与2019年持平,与2015年相比上升0.3分贝。
辐射环境方面,根据2020年广州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受测的9个移动基站周围环境敏感点的电场强度和功率密度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控制限值要求;受测的1个高压输变电工程周围环境的工频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测值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控制限值要求。
各区空气质量均有好转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市11个区,前三位为从化、增城、花都,后两位为荔湾和白云。与2019年相比,各区空气质量均有好转,空气质量改善排名前三位为越秀、荔湾和增城。
具体到全市52个监测点位,2020年,污染最重的是两个路边站——黄沙路边站和杨箕路边站;除了两个路边站之外,从化良口、增城派潭、增城荔城、增城石滩、花都梯面等监测点空气质量较好,黄埔西区、黄埔文冲、番禺大石、荔湾西村、黄埔大沙地等点位空气质量较差。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环宣(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