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儿童友好社区”推进家庭教育及儿童关爱纳入社区服务平台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区等全社会的支持,但是,在很多地方,社区组织的教养功能、慈善功能缺乏,是社会网络中薄弱的一环。近年来,广东“托举哥”勇救坠楼儿童,佛山小悦悦事件,儿童溺水等意外伤害频现报端,在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为推进家庭教育和儿童关爱、保护和促进儿童发展功能进社区和乡村,2011年5月,广东省妇联抓住全省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政府主导在城乡社区建设包括“家庭服务中心”在内的“六个一”工程,资源、服务向社区倾斜的契机,率先在全国开展创建“儿童友好社区”工作。目前,全省各级儿童友好社区创建个数1065个,省级示范社区也将达到75个,儿童友好社区每年成倍增长,发展态势良好。
一、整合资源、确定标准,坚持不懈推进创建工作。
“儿童友好”到底是指什么?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精神,它有三层含义:一、承认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感受;二、关注儿童周围环境和个体的变化;三、重视儿童与成人、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广东省妇联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将家庭教育及儿童关爱职能纳入社区服务功能中,充分利用、整合、挖掘社区资源,为家庭、儿童提供教育、保护、发展等多方面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逐步在社区建立起以家庭教育为核心的儿童关爱、保护和促进儿童发展的支持系统。为此,省妇联制定了《广东省儿童友好社区评估标准》,提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五有”标准:有儿童活动阵地,有尊重儿童、儿童优先的社会氛围,有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活动,有志愿者和专家队伍,能指导家长并提供相关服务,有应对儿童事务的支持系统,特别是应对儿童家庭暴力的支持系统等。还发放了《幸福广东,从儿童出发》专题片,派专家小组下社区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母亲小组”、“亲子成长营”等专题活动,为社区开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多次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争取社会资金投入到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友好社区的创建工作。各级妇联对“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热情高涨。
二、创建工作形成社会共识,进入决策主流。
儿童友好社区立足于基层,对建立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的儿童保护新模式,营造关爱儿童、儿童优先的社会氛围,促进儿童幸福、快乐、健康、安全成长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广东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建设儿童友好社区项目作为八大示范工程之一;省委省政府将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工作纳入对各地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开始积极配合和协调相关工作。不少地方建立领导机构、增加经费投入、加大环境宣传、精心部署工作。如东莞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东委发〔2012〕11号)中提出要大力开展“儿童友好社区”达标工作等相关内容。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和广泛动员,镇街、社区企业以及社会组织机构、爱心人士等热心赞助儿童友好社区活动的设备建设、器材购买和活动用品。2011-2013年,全市各镇街120个儿童友好社区共投入资金约1300万元,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合计约100.3万元。中山市率先制定了《“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工作管理手册(试行)》,发起全民共议儿童友好社区标准的微博互动和论坛活动,并将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覆盖到大型楼盘社区。有些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倡导村民自发为友好儿童社区的建设出谋出钱出力,如云浮市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经费145万元,争取乡民理事会的支持,发动外出乡贤捐资,筹措资金建设儿童的活动场室和配备必要的设备设施,各级争取社会资金273.3万元。东莞市、茂名市创建儿童友好社区分别达120个、111个。2011年度评选出首批10个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社区。2012-2013年度评选出65个广东省儿童友好社区。广东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从起步、探索进入到总结、辐射阶段。
以项目为抓手,打造儿童友好社区创建示范样板。
广东省留守儿童人数达438万多人。农村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因缺乏资金投入,工作难以开展。2013年,为改善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省妇联联合安利公益基金会、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合作实施了“广东省农村儿童友好社区创建项目”,项目投入资金200万元,覆盖6个欠发达地市,26个村(社区),服务人群主要是2-12岁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项目通过设立“儿童活动中心”,对儿童活动场所进行细分,引入规范化管理,实现服务专业化和活动常规化,对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如何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2014年,省妇联还将与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投入项目资金400多万元,在广东全省进行儿童友好社区示范创建项目试点,拟覆盖社区(村)50个,人口约30万,力争在项目终期,50%以上的项目点达到省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标准。
四、增进了儿童发展权和参与能力,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儿童友好社区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讲座、亲子游戏等社区活动,为社区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提高社区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兴趣培养,使社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广泛参与社区活动,享有娱乐、休闲和游戏的权利和结交朋友的权利,保证儿童在身体、智力、精神、道德、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儿童友好社区提供维权咨询,培育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创造条件让儿童表达,倾听儿童意见;将儿童组织起来,增强他们的儿童权利敏感性,培养儿童领袖;提升社区儿童的公民意识。儿童友好社区关注社区内的外来务工者、服刑人员、特困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未成年人,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各种活动,促进他们的自信、潜能、自助和互助的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物质帮助。儿童友好社区服务队伍由社区专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施行对儿童和家庭友好的暴力报告制度、社区儿童社工制度、儿童家庭暴力处理及转介制度。以省妇联与安利公益基金会、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的“广东省农村儿童友好”项目为例,该项目运行近一年来,已经逐渐在各项目覆盖村(社区)发挥服务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作用,家长家教能力得到提高,亲子关系有所改善,进而改变了当地社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社区氛围都朝向积极的方面发展。此外,项目还提高了项目村管理人员服务社区、整合社区资源的能力,激发了慈善的火种,带动了一批乡贤和在外务工富裕人员捐款捐物,奉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