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质量抽检无一合格 国标难产致乱象丛生
使用劣质充电宝等同于随身携带一枚炸弹。近期《人民日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开展移动电源质检,采集的32批次样品均存在质量安全风险。这些三无产品的大量倾销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是不利于整个移动电源市场的健康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出台移动电源国家标准,规范行业行为,让监管部门有章可依。而消费者也应擦亮双眼,在眼花缭乱的产品中择优购买。
充电宝安全性成隐忧
尽管各大终端设备生产商都在努力改善设备的电池部分,但智能终端设备和锂电池技术发展速度不平衡的现状,还是让人们不得不依赖于充电宝来保证设备的续航。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移动电源产业的繁荣。除了三星、索尼、小米等巨头群雄逐鹿,更有不少小厂家也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蓬勃的景象下是产品良莠不齐的现实。质检总局在本次对移动电源展开的质检中,对电芯的0.2ItA放电、重物冲击、短路、过度充电保护等项目指标都一一进行检测。其中在电气性能测试中,不合格率为87.5%;重物撞击的测试中,有9个批次发生了爆炸的问题。从检测的结果来看,劣质移动电源的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可谓不小。
而在实际使用中,因为移动电源质量问题引发的意外事件更是比比皆是。近年来,因充电宝引发的手机损坏、自燃、爆炸等问题屡屡引起关注。今年5月期间在民航航班上连续发生3起充电宝自燃事件,为此中国民航局不得不紧急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旅客携带锂电池乘机的安全风险防范。
低价倾销破坏行业秩序
除了火爆的市场需求外,移动电源制造业的准入门槛低让大小厂商都将眼光投向此处,而实际上移动电源的生产标准远远超出想象。据业内人士称,充电宝的电芯、保护板、外壳的阻燃性以及零部件的组装都有一套极其严格的检验标准。但现实却是质量差、安全性低的充电宝成为害群之马,大批量疯狂流入市场。
首当其冲的就是消费者的权益遭到损害。业内人士表示,劣质充电宝存在着容量虚标的问题,大部分劣质充电宝的实际电量不足标记电量的40%,通过虚标容量来提高产品售价,为厂家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此外,为了追求所谓“超轻超薄”、“快速充电”等概念,厂家在设计上大动手脚。有的厂家将输出电压调至5.1v甚至5.2v,以达到宣传中快速充电的目的,这种改造违背了移动电源设计的基本常识,如果长期使用这种高电压向手机输出电量,会导致充电宝性能下降,进而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而“三无”厂商显然不会只在一处动歪脑筋,所以出现快速损坏乃至自燃爆炸等问题也是意料之中。
其次,放任“三无”充电宝在市场销售,对于移动电源市场的发展可谓百害无利。移动电源生产的成本构成中,电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电芯生产的技术和门槛对生产商都有很高的要求。大厂商往往在电芯的前期研发、测试中就投入大笔资金,自然就提升了产品的成本。而劣质产品的电芯大多来自于大产商淘汰的残次品和二次回收的废弃电池,这帮助山寨厂商大大压缩了研发、生产成本。
同时,这些非正规厂家几乎不用承担任何售后服务的成本。一方面,由于他们采取的是低价倾销的销售策略,所以大部分图便宜的消费者也不会为此寻求售后。另一方面,即便消费者有心维权,也因无国标可循、投诉成本过高,不得已放弃维权。
长此以往,大厂商的利润空间被假冒伪劣产品侵吞,目前个别较大的厂商为了保证销量,在品牌营销的前期,销售好产品来吸引消费者,待品牌形象较为稳定后,通过偷工减料等猫腻来牟利,毫无疑问,这种做法不过是伤敌一千自伤八百。如果一直处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无序竞争中,那么受伤害的最终是这个市场。
理智消费更要国标护航
移动电源市场业态混乱,暴露的是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而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行业标准的空白造成的。规范移动电源市场已经迫在眉睫,出台国家强制性标准刻不容缓。
将在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是首个关于锂电子电池安全的国家强制标准,目前来看,可以用于规范移动电源中的锂电子电池这一主要部件。但“三无”充电宝暴露的质量问题颇多,涉及的绝非锂电子电池一处。要彻底保证移动电源的质量和安全性,仍需要呼唤针对性强的国家标准早日出台。
相关工商管理部门也承担起监管责任,对已被质检部门确定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投诉率较高的品牌,要及时根据监管法则进行处理。另外,工商、质检部门对消费者的投诉也应当积极响应和配合,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国标出台前,还是需要擦亮双眼。一是不要贪小便宜,认准口碑好渠道和品牌来购买产品。目前不少“三无”产品都是以低价兼具大容量、轻重量等噱头来吸引眼球,消费者不应怀有贪多贪便宜的侥幸心理,防止上当受骗。其次,提前做好相关功课,对电芯、转换效率等概念有一定了解,也能避免走入误区。
即便真的购买到了山寨、“三无”充电宝,消费者也无需忍气吞声,应妥善保留凭证,并向购买渠道方、工商部门反映问题,积极通过维权来保障自己不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