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应急体系建设日臻完善

21.05.2014  18:37

   亮点逐个数

  ●全区已编制1部总体预案,25部专项预案,70部部门预案,全面建立“横向配套、纵向衔接、总体与专项相结合”的区应急预案体系。

  ●创新演练工作载体,2011年组织25万多人参加的全区应急疏散大演练;2012年组合15个专项演练开展全区综合疏散大演练;2013年以街镇属地为主开展8场突袭式“双盲”应急演练,提炼出“强化意识、掌握知识、演练实践、形成能力”的宣贯模式。

  ●统筹各级财政保障应急工作,近三年,全区各级财政先后投入逾2千万元,采购了一大批各类应急救援车辆及装备。

  ●已完成8个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牌建设,正在推进区城市运行与应急指挥中心平台第一期建设和地质灾害监测监控等项目。

  ●建立全国首个政务微信平台“广州应急-白云”,形成公众学习自救互救知识技能的新渠道。

  “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刚刚过去,但6年前这场地震之殇仍在警醒着:忧患意识不可少,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必须“在路上”,不可停歇。

  正是坚持着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底线思维,我区以“无急可应、有急能应”为目标,把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正形成一整套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统一的指挥和工作系统,以提高整个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目前,我区已编制1部总体预案、25部专项预案、70部部门预案,完成8个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建设。

   破解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缺乏难题

  区应急办负责人分析认为,当前,我区公共安全形势仍然复杂且严峻,因此应急管理工作更要充分评估潜在和现实的风险、挑战。从我区近年突发事件发生情况、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空间分布情况、经济社会转型升级面临的公共安全挑战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突出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亟待破解。

  要破解难题,就要在治本上下工夫。区应急办负责人表示,首先要着力破解公众自救互救的知识技能缺乏,对身边、家里、公共场所的风险隐患的判断和识别能力弱,缺少常见灾害的应对技能和方法等问题。目前,区应急办充分利用“广州应急-白云”政务微信、政务微博等新媒体,精准推送有关知识,推动自助化学习。

  同时,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存量大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据统计,我区共有10万栋出租屋,这些住宅有相当部分的电线、电器超负荷运转,往往多发易发消防安全事故。因此,把每一栋楼每一户的风险隐患找出来,引导、教育群众识别判别民宅中的火灾隐患,提醒、劝导群众进行整改纠正,这些工作就必不可少。目前,我区正在积极组织“洗楼、洗房”,突出关键环节,以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快速处置当好“救火队

  “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是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我区不断加强承灾能力建设,根据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断裂带、地质灾害以及重大危险源的次生灾害等空间分布情况,规划建设有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救援物资和灾害救助物资的储备点。

  突发事件和灾害灾难都发生在基层一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如何推进?区应急办负责人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专兼职应急队伍,确保工作真正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我区将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整合各类应急平台资源,提升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会商、应急处置、应急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反应速度和效率。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核心环节,要当好‘救火队’。”区应急办负责人提到,现场指挥官相当于“救火队”队长,担负起现场指挥调度、综合协调、组织管理、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职责义务,防止现场出现无指挥、无调度、无协调、无保障等混乱问题。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