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 建管遍莞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10月20日,记者来到市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程现场指挥部(以下简称市现场指挥部),了解我市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石龙镇三期截污次支管网工程,原来的设计只能收集一部分排污口的污水,对污水的收集效果并不明显,新的方案是在石龙中心涌暗渠石龙段下游位置设置一座截流,将相关片区污水由提升泵站通过截污管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当日,市现场指挥部正在召开办公会,其中一个议题是石龙镇绿化路以南片区第三期截污次支管网工程方案调整问题。此次会议已经是该指挥部召开的第21期办公会。
压缩审批、挂镇督导、挂图作战、质量把关……自从2016年年底东莞打响了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众志成城,不畏艰辛,攻坚克难,一个个问题被解决,一个个堡垒被攻破,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不断有捷报传来。
管网建设漫卷莞邑,治水攻坚正当其时。
背水一战
治水工作迅速打开局面
东莞依水而居,因水而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不断腾飞;但与之相反,水生态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深化水污染治理,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东莞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就要有“更高水平”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2016年11月11日,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暨水污染治理工作动员大会在长安镇召开。在茅洲河边,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进行了动员:“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提出改善水质,治理好内河涌,此次现场会的召开,就是要让大家现场感受这种决心和力度,同时向全市人民彰显我市改善环境质量、特别是水生态治理的决心。”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对全市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做了部署。会议提出我市在2018年年底前新建1800公里截污管网,配套新建扩建15家集中污水处理厂,全面铺开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形成一体化的污水处理网络。同时,加快内河涌整治、垃圾渗滤液集中处理等工作。
决心很快就转化成了行动。我市立即成立了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工程总指挥部和现场指挥部,统筹全市的水污染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涉及我市的问题,多个与水环境有关。治水,是一场遭遇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指挥部成立后,创新水污染治理组织统筹、行政审批、责任清单、督查考核、绩效奖惩等体制机制,在组织上、制度上、机制上、投入上构建全市治水工作体系,东莞的治水工作迅速打开了局面。
科学治水
通过系统建设截污管网实现全面截污
如何能够用最有效的方式解决水污染治理问题?这是摆在东莞治水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治理污水,重在科学。好的顶层设计,能够事半功倍。
在经过考察研究后,我市提出了从“截污、控源、工程治污、河涌整治与生态修复”四大方面着手,推进治水十大攻坚行动。
其中,系统、合理的建设截污管网是科学治水的核心。只有全面截污,黑臭水体和流域综合整治才能解决以往存在的“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为了让镇街规划建设的截污次支管网能够有效收集区域内的污水。今年3月底,我市连续三天召开镇街水污染治理工作思路陈述会,33个镇街、园区的主要领导,结合镇街实情陈述各镇街的治水思路与举措。多位专家对镇街的治水规划进行现场点评,并对规划、方案不合理之处给出意见建议。会议有效地更正了此前镇街截污管网规划当中存在的问题。
规划是起点,施工是过程,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过程中是否完全符合设计,对周边区域污水是否做到全收集?“管网不能为建而建,管网一定要做到全面收水。”副市长喻丽君在督导中掷地有声。她要求管网建设一定要按照设计科学施工,保证质量。为了解决镇街存在的同类问题,市现场指挥部加强了对镇街截污次支管网施工现场的督导,成立专门的小组解决相关问题,督促施工方进行整改。
我市还采取“挂图作战”方式,设立“进度图”“施工图”“责任图”,以科学系统的流域综合整治方案和丰富实时的工作进展信息为基础,通过直观、形象、综合的图表形式展示重点整治任务实施计划和进展,全面提升科学治水的管理方法。
攻坚克难
逐个解决治污工程中的“拦路虎”问题
水污染治理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表面上看只是简单的建设管网,实际上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开工前,有规划、审批、立项、招标等大量的前期工作;在开工后,又牵涉到安全、质量、管线迁移、穿越铁路等多个难题。
哪里出现问题,就从哪里解决。在全市治水工作者的努力下,一个个瓶颈被破解,一个个“拦路虎”问题被解决。
在前期手续办理方面,我市按照重大项目服务保障的标准为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提供高效便捷办事通道,进一步简化了治污工程办事程序。
市现场指挥部制定前期工作指引,取消可研编制和审批流程,优化其他事项,大大节约了前期手续办理时间。市住建局治污办明确非原则问题、非关键资料一律实行容缺收件、受理和办结,窗口优先收件、科室优先审查,所缺资料允许项目单位在领取办结凭证时补充提交,提高办事效率,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责任感层层传递,任务层层压实。除了市相关部门,我市镇街也大量创新工程管理方法,加快治水进度。
樟木头是全市截污次支管网建设最快的镇街之一。该镇建立了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职能部门、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四级会议协调机制。在招标完成后,该镇迅速组织人员开展工作,从中标后用8到15天即可办好开工手续。“遇到问题不过夜”,想尽办法抓进度。樟木头三个施工标段各开辟了20个工作面,同步施工,多点开花,大大加快了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进度。
质量即是生命!
“打造放心工程,让治水工程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就要求全市治水工作者把好质量关,安全关。
为了啃下质量和安全这两个硬骨头,我市采取多种措施:在招投标阶段,创新机制,制定文件,防止工程非法转包分包;在施工阶段,市相关部门强化督导,加强管材质量监管,加大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检测,对存在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力争为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任重道远
深入推进 力争全面改善水环境
截至目前,今年我市累计新建299.062公里,年度建设任务500公里的完成率为59.81%。
2017年的时钟已走过五分之四,东莞截污次支管网完成率看上去却还不到六成。但是,全市治水工作者的信心并没有受挫。
今年上半年,截污管网主要集中在前期工作,大部分镇街都是下半年才开的工。“万事开头难”,目前,制约管网建设的前期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全市进度也从原来每天的一公里多增加到三公里多,镇街已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的推进,我市的黑臭水体治理也拉开了序幕。在截污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科技,长安人民涌、东城老围河已经初步消除了黑臭现象。
老围河重回生态,人民涌回归人民。全市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督办的10条黑臭水体初步完成消除黑臭的有5条。
总体上来看全市的治水工作,截污次支管网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黑臭水体治理也已经成效初现,污水厂建设和提标改造有序推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改善整个水环境的角度来看,虽然我市的治水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任重而道远。已建成管网距建设目标缺口仍然很大,全市300条内河涌处于重污染状态,7个国、省考断面仍未全面达标,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工作成效很难在短期内就体现在水质全面提升上。
治水,是一场持久战。
东莞治水工作者将继续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全面提速工程建设、加强控源管理、全面实施达标保障工程、提升治污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河长制、“一河一策”……假以时日,相信东莞的水环境会有一个大的改善,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