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大学城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充满活力的新生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由具有悠久历史的哲学管理学研究所和教育经济管理系组建而成。2004年9月,学院首批新生入住大学城,2005年7月,学院整体搬迁至大学城。在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多层次、有较强影响力的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公共管理学院。
2014年,学院成立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劳动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伦理与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中心、管理智慧应用与研究中心、公民素质和通识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研究中心、文化管理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法国哲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协同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入选学校社科创新平台第一批建设名单;哲学学科创新平台、公共管理学科创新平台作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学校“学科创新平台”第一期建设计划名单;社会建设与公共治理交叉学科创新平台作为交叉学科创新平台入选学校“学科创新平台”第一期建设计划名单。
人才培养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十年来,学院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中推行全面学分制教学计划。学院从2009年实行大类招生,实施大类培养和专业培养相结合、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学科基础知识更为宽厚、专业适应能力更强的公共管理与管理科学人才。2004年底,学院各级各类学生共有42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254人,非全日制学生168人。2014年,学院各级各类学生4205人,是2004年的10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22人,是2004年的3倍多,研究生567人,其中博士生25人,全日制硕士生340人,公共管理硕士(MPA)202人。
学科建设
近十年来,学院坚持学科的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相结合,整合学科资源,完善学科布局,强化学科特色,促进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学院增加了管理科学和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现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管理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学院增加了行政管理、社会保障两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获得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PA)授予权、工程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EM)授予权,建立了哲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得了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育经济与管理和科学技术哲学共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共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MEM)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方向)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哲学学科是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项目“当代哲学前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学科,哲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均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拥有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
科学研究
学院加大力度进行科研平台建设,以平台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团队建设和提高科研能力,形成了若干支研究方向明确、有教强创新能力的学术团队,科研成果增长迅速,增强了学院综合竞争力。学院建立了两个校级科研平台,包括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协同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过程哲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其中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协同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是学校第一批建设的社科创新平台。另外,哲学学科创新平台、公共管理学科创新平台作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学校“学科创新平台”第一期建设计划;社会建设与公共治理交叉学科创新平台作为交叉学科创新平台入选学校“学科创新平台”第一期建设计划名单。学院成立了10个院级科研平台,包括现代教育管理研究与开发中心、公务员培训与MPA教育中心、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研究中心、劳动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伦理与科技创新政策研究中心、管理智慧应用与研究中心、公民素质和通识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科学教育与科学普及研究中心、文化管理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法国哲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在良好的学术平台支持下,学院教师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截止到2012年,学院教师先后在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SSCI)、《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国内外各级别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3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学术文摘转载;出版学术论著、教材90多部;获得科研项目110多项,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42项。本院教师的科研成果还多次获得各种高层次奖励,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国际交流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现已与美国范德堡大学、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英国赫尔大学系统研究中心、美国哈佛大学、美国感知控制论研究会、美国丹佛大学、美国克莱蒙林肯大学和美国过程研究中心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国内外学界产生良好影响。学院鼓励师生出国交流,教师先后有十多人次赴哈佛大学、英国赫尔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墨尔本大学等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访学和学术交流,学生有近20人次到参加了出国(境)交换项目。同时学院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形式,“请进来”中外知名学者,了解国际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交流研究心得。在此理念下,学院于2008年主办了“系统科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2010年主办了“当代科学哲学与心灵哲学的交叉及前沿问题”2010国际研讨会等国际会议。此外,学院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如中美合作中小学校长教育领导力发展(ELLE)项目、中美“华南师范大学过程哲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中英系统思想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等,为我院师生进行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访问深造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契机。
社会服务
学院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对接地方发展需求,拓展多元模式,注重服务成效,不断推进社会服务工作。一是积极服务地方治理。学院立足自身优势,通过跟踪研究、参与研究、横向课题等方式,致力为地方政府和公共机构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其中,学院跟踪研究的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问题,参与“大珠三角”区域治理研究,引起了学界和政界的广泛重视;承接的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委托课题,广东省监狱局、港澳办、旅游局及佛山、中山、东莞、珠海等地方政府委托的课题,受到委托方一致好评;也参与了部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项目和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的培训,如“广药集团发展战略规划”“广东生益科技有限公司哲学思维与方法论训练”;此外,学院还加入广州城市管理研究联盟,即将在课题公关、人才培养、政策咨询、文化建设等领域展开合作。二是培养社会实践人才。2005年7月,我校成为全国第三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予单位,学院作为MPA教育具体承办单位,MPA教育中心共招收了581名MPA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广东省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学院和地方教育局合作,举办过5期教育管理培训班;受澳门特区政府部门委托,举办了9期澳门研究生学历/学位班。
党建工作
学院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扎实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化,与学院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较好地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为促进学院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年来,学院党委围绕中心抓好班子建设,开创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局面;围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使党的建设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围绕服务广大师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和谐幸福学院;围绕学生成长成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学生工作体系,近十年来共有2000余人次获得校级以上奖励。
学院发展大事记
・2004年7月,公共管理学院成立
・2004年8月,教育经济与管理系、管理科学系成立
・2004年10月,华南师范大学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成立
・2005年3月,公共管理学院党委成立
・2005年,MPA教育中心成立,获得MP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MPA专业学位硕士开始招生
・2005年,行政管理学系成立
・2005年7月,学院搬迁至大学城
・2006年,行政管理硕士点获批
・2006年9月,中国哲学硕士点开始独立招生
・2009年2月,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中心获批广东省人文社会重点建设基地
・2009年9月,公务员培训与MPA教育中心成立
・2009年9月,现代教育管理研究与开发中心成立
・2009年10月,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与政行学院共建)获批
・2012年,哲学和公共管理专业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2012年,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
・2012年,范冬萍教授入选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2013年,范冬萍教授当选全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国家“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
“系统科学哲学与社会发展”2008年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第五次年会
授聘公共管理硕士兼职导师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专著——公共管理类著作
2010年学院主办国际学术会议
英国学者Peter Checkland 教授讲学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专著——系统科学与系统管理研究丛书
学院举行学生案例分析大赛
孙绵涛教授莅临我院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