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清洁工:1天干足16个钟 更多时候住在排水道里
开篇语
摄影师丹尼·阿勃斯说:“我真的相信有些东西如果我不拍下来就没人会看见。”是的,如果未曾记录,即使每天与你擦身而过,也绝不会留意到它的存在。
这是一个狭义上“传统媒体”式微的时代,整个圈子都在自嘲与自残的时候,转型的呼喊如同传销般泛滥。但事实上,这注定就是件小众的事,当整个社会开始热切而疯狂地鼓励媒体人创业、转型甚至放弃内容生产力的时候,有些东西就开始令人恐惧了。当弃笔从商似乎已是无法阻挡的潮流时,我不相信,放弃了自我的人,可以在转型的道路上寻找立身之本,大步前行。
《平凡世界》系列是基于这种大势下的一种坚守,希望能用图文报道的形式深挖佛山的身边人在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不是时下流行简单的“新闻快餐”,在仍然支持深度广度的读者中,打造一件可以长久把玩的奢侈品。
2015年8月10日,暴雨,离中秋佳节还有一个半月,天空中罕见的看不到月亮。晚上10点,暴雨渐微,雨雾还清晰可见,笼罩米白色的LE D路灯,街边店铺哗啦啦地拉下了卷闸,对于佛山高明的市民来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下雨天。
63岁的李姐娇恋恋不舍地走出一个个打烊的店铺,雨夜对于她来说,就是一个不眠夜,暴雨浸湿了她厕所的“家”,睡觉变成了奢侈的事。
她
从湖南大山农妇到佛山高明的清洁工
来自湖南永州的李姐娇有一个普通的职业———公厕清洁工,她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其实,没有读过一天书的她完全不会写字。2009年,当两个儿子把她从道县的大山带到广东一个不知名的城市时,她只能在废品收购站做分拣垃圾的工作。2004年,结束和垃圾打交道的日子来到高明区时,没有一个企业愿意给她一份工作,花甲之年的李姐娇满头灰发,满嘴掉牙说话也不是很利索,外表看来比实际年龄还要更老些。
但性格开朗的她坚持,在异乡生活,一定要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因为厕所清洁工没有门槛,她被录用,成为荷城街道玉兰巷公厕唯一的清洁工。
找到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时正是大佛山创建文明城市的紧要时刻。2011年初,佛山提出创文的目标,但当时,佛山还在“全国文明城市”提名的外围,只是配合省创建珠三角全国文明城市群的部署,既非全国文明城市,也非提名资格城市。不过,佛山并未止于此,时任佛山市长刘悦伦提出,“佛山创文绝不仅仅是为了拿一块牌子,关键是通过创文,不断改善城市的环境,不断为市民做好事、实事,让市民对这座城市更加热爱”。
李姐娇负责打扫的玉兰巷公厕在高明区中心城区,自然成为了“创文”严防死守的重点,这份工作也凸显了重要性。但不识字的李姐娇并不知道“创文”有什么意义,她只知道种了一亩三分田总得有收获,自己打扫厕所也会拿到工资。
居
不愿麻烦子女 更多时候住在排水道里
住进厕所并不是李姐娇一开始预想到的,到现在她自己也说不清怎么就住了进来。但和她前几十年的人生一样,贫穷让她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实厕所也不是李姐娇唯一的家,她的丈夫留在湖南永州的家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高明也有家,女厕所杂物间一个家,男厕所杂物间一个家,厕所旁玉兰巷排水道也是一个家。
李姐娇说,因为路途太远,自己外出打工7年也没回湖南永州的家;因为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自己工作后就也不与子女一起住。所以,天冷的时候,她睡在厕所杂物间,天气热而且不下雨的时候,就住在厕所旁玉兰巷路边排水道里。由于厕所紧挨着垃圾回收站,夏天蝇鼠横行,恶臭难耐,所以最舒适的“床”反而是排水道。其实她并不知道,玉兰巷山体滑坡点是高明中心城区几个主要的地质灾害点,一旦发生险情,十分危险。
排水道上方有两个巨大的空调排风机,李姐娇以前没见过空调,即使是排风机吹出的是热风,她也十分兴奋地到处给熟人介绍:“原来城里面到处有免费的空调吹。”不少人认为她是疯婆子,也没人给她解释。排水道堆砌的石墙有几个洞,那是老鼠的出入通道,每天入夜,老鼠就贴着耳朵叽叽喳喳,习惯了,李姐娇再也不怕老鼠,“老鼠不坏,最坏的是蚊子。”她从来没有用过蚊帐,摸着全身被咬的疙瘩也无可奈何。
工
一天干足16个钟 擅离一次扣50元
李姐娇的主要工作是清扫厕所。2013年,为“创文”需要,佛山出台了史上最严《佛山市城市管理考评标准》,其中对公厕的要求是,全天候免费开放,一二类公厕不准有苍蝇,三类公厕每平方米苍蝇数量≤1,否则考评扣分。这一标准还列明了多项考评扣分内容。比如,在可视范围内,每座垃圾站苍蝇大于3只的每例各扣0 。1分。一二类公厕要求内无纸片、烟蒂、粪迹、臭味、苍蝇等;三类公厕纸片、烟蒂、痰迹、苍蝇每平方米≤1,如不达标,每处各扣0 。1分。
玉兰巷公厕作为三类公厕,按照标准必须配备两名清洁工,但承包商一直无法招到人,李姐娇就一人揽了下来。这也导致了她几乎无法离开这座公厕:从早晨6点起床开始,一直忙到晚上22点收工。而且承包商规定,在上班时间不能擅离岗位,离开一次,扣钱50。
日子久了,李姐娇也总结出了经验:每天工作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8点上班前后,一个是22点休息前后。这两个时间段是最容易被“捉到”扣分的,李姐娇最讨厌的是方便不入桶,一点偏离就手尾多多;男人擤鼻涕、女人乱丢卫生巾,每个不文明行为都会变成一场不可预知的骂战。对于不讲卫生的人,“我从来不怕他们”,为了保卫自己清洁的成绩,冲突在所难免。
活
“没钱回去也没用,有了钱哪里都是家”
虽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一日三餐仍是最令李姐娇头痛的,每个月1500元左右的工资基本全部用在吃饭上。好在承包商为了留住这个廉价劳动力,特许了她在厕所两个杂物间里免费用电的权利。
这点特权,也让她十分自豪。她在杂物间里放了个电饭煲,为了节约,还把肉菜放在饭上一起煲熟。每逢有熟人经过,她都会热情地邀请参观这“优越”的条件,完全忘记了隔间的环境。多数时候,李姐娇还喜欢去周边的快餐店打打牙祭,她已经摸清楚周边每个快餐店的位置和菜品。
由于工作的关系,每次快餐都要拿回厕所周边吃,这让几个环卫女工很嫌弃她,并开始“揭发”她的吝啬:她在快餐店是只吃饭不要菜、吃盒饭连饭盒也要带回来卖钱、睡厕所也是为了节约房租的。看着同行的“揭发”,李姐娇似懂非懂,也不反驳,只用听不懂的家乡话絮絮叨叨,佝偻的身体变得僵直。
末伏一场暴雨过后,排水道上倔强生长的蕨类植物开始枯黄,酷热开始最后的挣扎。
当天,22点工作结束,李姐娇没有洗澡,匆匆躺在排水道冰冷的水泥地上开始进入梦乡。或许在梦中,有还在家乡耕田的丈夫,有家门外的大河,有熟悉的方竹、罗汉竹、绒毛皂荚、山羊角树,有香喷喷的道州腊肉。半夜醒来,工作岗位———厕所离得这么近。梦中的一切都离得这么远,但她不想回去,“没有钱回去也没用,有了钱哪里都是家。”李姐娇,这是一个63岁厕所清洁女工。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郭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