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益透明整体水平全国第二 亟待提高

17.03.2015  14:03

  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当大家都盯着电视看又有哪些企业被揪出问题时,另一群人却把“放大镜”对准了公益组织。当天上午,《2014年度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榜单》(以下简称“榜单”)在深圳发布,对1300家民间公益组织在2014年度的透明度指数进行了排名及解读,以促进公益行业自律和公信力提升。

  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指数(简称GTI)由USDO自律吧在壹基金、敦和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等多家机构支持下开展,指标体系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程文浩共同研发完成。发布会上,邓国胜教授还作了《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透明现状及提升路径——2014年度GTI榜单及其解读》报告,引发与会者热烈讨论。

  看整体

  公益透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榜单显示,2014年度GTI指数平均值为27.87,虽然较2013年度的27.23分略有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为“不及格”。其中,财务信息披露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在透明度整体较低的情况下,各家民间公益组织所展示的公开意愿和透明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得分最高的组织为98.03分,得分最低的组织为2.57分,不同机构之间的透明程度差别悬殊。

  看领域

  残障领域公益组织最透明

  GTI指数将参评机构分为社区服务、残障、动物福利、扶贫发展等十六大领域。其中,残障领域的GTI整体得分最高,并且也已经连续两年排名第一。而灾害救助、社会创新/社会企业两个领域得分最低。与2013年相比,残障领域的GTI得分也是提升最多的,而社区服务、健康、性别平等、动物福利、社会创新/社会企业这五个领域的得分则有所下降。

  看时间

  成立时间长公益组织更透明

  进入GTI指数排行榜的公益组织成立时间相对较早,近九成在3年以上,有6年以上历史的公益组织数量也超过了50%,总体来说,成立时间长的公益GTI指数得分更高。从2014的情况看,成立时间超过9年的公益组织透明指数得分基本都超过了30分,而成立时间在5年及以下的组织得分则低于平均值。

  在2014年的GTI参评机构中,约1/3的机构以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姓氏存在,约1/10为工商注册或挂靠二级机构,约1/5为社会团体,另有超过1/5组织尚未登记注册。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的GTI平均分最高,在2014年超过了35分,2013年也接近34分。而未登记注册的组织GTI平均分最低,仅为20.88分,且相较2013年下降了10分左右。

  看地域

  吉林蝉联第一,黑龙江垫底

  总体而言,不同地域的公益组织GTI指数呈现西部高、中部降低、东部升高的U型结构。北京、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参评机构占到了总体的30%以上,其中广东地区的平均得分排在全国第二位,北京第七,上海未入前十。平均分最高的省份是吉林,黑龙江则连续两年垫底。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邓国胜:

  提升公益组织透明度需四“药方

  邓国胜分析认为,根据2013、2014年度的GTI指数的评比可以了解到,中国民间公益组织整体透明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法律空白。目前国内关于基金会的法律法规相对比较健全,除《基金会管理条例》外,还出台了《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关于规范基金会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等,而关于民间公益组织的法规则相对滞后,“慈善法”迟迟未出台,可参照的法律法规只有《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

  第二、登记管理制度滞后。根据2014年GTI的结果可以发现,未登记的公益组织透明度最低。尽管有关文件已经明确公益慈善类组织可以直接登记,但由于三个条例尚未修改,缺乏可操作性,各地执行情况不一,大量民间公益组织仍然未能登记注册,游离在政府监管体系之外。

  第三、民间公益组织资金规模小,人力资源短缺,缺乏专职财务人员,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技术进行信息披露。

  第四、一些政府部门、资助机构对中国民间公益组织的认知有限,资助资金往往不允许提取人工成本或比例很低,一些民间公益组织不得不做两本账,因此,也不愿意披露相关的信息。

  第五、公众、媒体对民间草根性公益组织的关注度不如基金会、红十字会、慈善会高,因此民间公益组织信息披露的压力相对较少。

  据此,邓国胜提出提升民间公益组织透明的路径:一是加强行业自律,提高民间公益组织信息披露的意愿。二是加强政府规制,加快三个条例的修订,使得各地民间组织的直接登记成为可能,同时加快慈善法的出台,使民间公益组织的信息披露有法可依。三是搭建第三方透明度监督平台,帮助民间公益组织进行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最后还需要更多的资助机构和捐赠人提高对公益组织透明度、组织能力与工作绩效的关注度。(赵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