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养老·助残”公益创投 中期评估结果出炉
笔者了解到,与以往单纯委托第三方或政府购买方自组团队评估不同,本次评估在委托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第三方”的基础上,公益创投的有关核心组成部门也派熟悉工作的人员参与其中,兼顾社工机构的专业评估意见,也让政府人员了解购买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亮点工作,从而更好地掌握日后的发展方向。
各项目均组建“义工队”
根据评估结果,29个参评项目全部完成硬件改造,大部分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其中,B类共6个,1个良好,5个合格;C类共19个项目,13个良好,6个合格;D类4个项目,3个良好,1个合格。笔者了解到,直接面向社区(村)提供居家养老助残服务的C、D类项目良好率较高,达到69%。
江门市社工委专职副主任李长才表示,C类项目的亮点在于“能够整合资源,服务细致落地”,他进一步分析,例如上门服务有硬性指标,每年服务次数不少于1500次,每次不少于半个小时,为每个服务对象建立档案,反映个人情况、诉求、服务内容、服务计划,计划实施后服务对象的档案资料还要通报给所在的村居、镇街,方便对服务对象的服务情况进行监督。而D类项目的亮点在于针对某类群体开展服务,专业性高。
另外,所有项目都组建了义工队伍,初步建立了义工联动机制,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了项目发展。李长才谈及义工队伍建设时表示,政府购买服务本身投入的资金不多,例如一个养老与助残服务项目的项目管理费为20万元,除去其他开支,或许只能雇2—3名全职人员,而义工的参与一定程度上补充了项目人手。C类项目江海区外海街麻三村农村幸福院在义工队组建方面成绩斐然,根据本地的义工喜好、特长建立了青年义工队、老年人义工队、粤剧义工队、小义工(小学生)义工队、医疗义工队等5支队伍,现发展到130多人,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服务诉求,派相关的义工队上门服务。
评估准则仍在探索阶段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项目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结果指出,就服务本身而言,部分项目前期服务需求调查不深入,重点服务对象不突出,服务内容多是基于自身判断,未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有的项目服务记录过于简单,缺乏系统的服务记录指引和服务过程记录,没有定期对项目运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影响了服务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另据了解,有的机构内部管理还不够规范和完善也是主要问题之一。
李长才分析,以上不足主要跟新机构管理经验不足、新的人员服务经验不足有关。为此,根据评估存在的问题和整改建议,将由督导机构对每个项目提出整改要求,每个机构要对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相应的修改,目前江门社工委正对每个项目的整改情况调研跟进。
笔者了解到,以往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式,或单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或由政府购买方自组团队评估。本次评估创新评估团队组成人员,在委托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第三方”的基础上,公益创投的有关核心组成部门(江门市社工委、民政局、财政局、残联)也派熟悉工作的人员参与,兼顾社工机构的专业评估意见,也让政府人员了解购买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亮点工作,从而更好地掌握日后的发展方向。
据悉,江门目前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评估准则主要由四市三区各自制定,或者购买服务方制定,全市层面还没有较为完善的评估准则。谈及评估准则的掌握,李长才表示,“很多时候会出现两极化,一是纯理论化,二是务实的眼前化”,因此,对于本次评估标准的制定各参与部门小心研究,不但将评估工作交给第三方机构,熟悉创投工作的部门还将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互动,就评估内容和评估机构进行交流,共同制定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