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法律尖子香港寻梦:“敲开国际大门至关重要”

07.09.2014  21:17

  中新社香港9月7日电 题:内地法律尖子香港寻梦:“敲开国际大门至关重要

  作者杨晓霞梁今

  尽管香港与内地法律体系不同,但从2003年度开始,单单是香港大学一所学府,每一年就吸引50到60名内地生来修读普通法硕士课程。中新社记者最近采访了两位刚刚毕业的内地女生,揭开她们来港寻梦的背后原因。

  刘颖和陈楚琪是香港大学2014年最新一届普通法硕士毕业生,目前已先后在香港中环的国际律师事务所找到法律助理工作。在港大校园的星巴克咖啡厅里,两位女生按约定时间现身,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

  对于这两位出身平凡的“90后”女生为何选择来香港扎根寻梦,陈楚琪抢先回答:1年的深造让她具备了香港和英美法系的学习背景,这一点对于敲开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大门,至关重要。

  刘颖接着说:“现在很多国际并购业务都会涉及英美法系的条例,没有这个专业背景,你很难与客户和行家沟通。

  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交流愈加频繁,内地公司逐渐成为香港律师事务所的活跃客源,这对有内地教育背景的刘颖和陈楚琪而言,亦是难得的机遇。

  作为明日“法律之星”的刘颖和陈楚琪均认为,香港作为一个闻名世界的国际化都市,其长期以来的社会稳定性对西方国家来说非常吸引,因为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商业发展的温床。

  家庭负担不起昂贵学费幸得高额奖学金资助

  谈到为何修读法律,个头小小的刘颖兴奋地讲述着自己从小与法律结下的情结:“我小时候很喜欢看‘律政佳人’的电视剧,心想着长大也要成为独立自主的女律师,简直酷爆了。”一身白领装扮的陈楚琪则笑言:“我就没那么神圣了,因为当初文科成绩很好的,要么读金融,要么读法律,我个性谨慎,不喜欢takerisk(冒险),就读法律了。

  即使出发点不同,去年分别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刘颖和陈楚琪都期望着能留学深造,学习新的法制知识。但成绩优秀的2人都来自经济一般的家庭,亦是家里的大姐。来自福建宁德山区的刘颖坦言,“要让家里花十几万供自己留学是很勉强的。”家里还有3个弟妹读书的陈楚琪亦觉得这样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不公平”及“有愧”。

  幸运的是两人都凭着优秀成绩和个人经历获得香港大学的推荐,在面试后各得到“新地郭氏基金香港大学法律奖学金”(由港大与新鸿基地产郭氏基金合办)提供的18.9万港币奖学金,这笔钱足以令她们脱离经济及心理的负担,展开1年的港漂生活。

  初到港尴尬趣事多专注学业少娱乐

  2013年9月份,怀揣着兴奋、紧张的心情,刘颖和陈楚琪开始了在港1年的学习生活,虽然早已“百度”过许多港漂攻略,但两个人回忆起过去1年的时候,还是频频爆笑。

  “每次我用普通话点餐,服务员都听不懂,我就只好对着菜单指来指去。”为跳过各种沟通障碍,刘颖有时宁愿用英文跟本地人交流。

  广州姑娘陈楚琪虽然不需要为“广东话”头痛,但是初期的学习还是不如她想像中容易。“每天都有大量的阅读任务,人家香港本地学生用一半的时间就看完,我们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

  听到这里,刘颖忍不住放下手中的咖啡,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她那本多达900页的“大部头”书,由于是必看教科书,她都快把书翻烂了,书页之间都是密密麻麻的标签,记满要点和提示。

  “不看不行,不看根本听不懂老师上课在讲什么,有时即使看了,你也可能听不懂。”陈楚琪感叹。

  为跟上进度,陈楚琪每次上课都坚持录音,下课后再重复听。“刚来港大时,我还有学柔道,后来乾脆放弃了,太费时间,我必须专注学业,不然心都是虚的。

  每周6天,除了上课以外,两人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度过的。身处有“国际旅游城市”美誉的香港,陈楚琪自嘲,过去1年,她从未去过铜锣湾等著名商业区逛过街。“逛街会消耗体力啊,还不如利用难得的周日在家睡个懒觉,充充电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