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更易遭受校园欺凌
仅6.27%受访者未见过学校存在暴力行为 网络欺凌、女性欺凌等比例上升
日前,两名年仅18岁的中国留美学生涉嫌非法绑架两名中国同学,面临包括折磨、绑架、殴打在内的6项指控,最高可判终身监禁。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校园欺凌该得到应有惩罚,网友的态度并不奇怪,毕竟校园暴力事件非常多见,不少网友也曾亲身经历过,这可谓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本报以“你遭遇过校园暴力吗”为主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四成多的受访者声称在整个求学经历中,校园暴力团体并非个别现象。这足以让我们引起重视:如何遏制这种糟糕的校园现象,并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会如何面对校园欺凌。
策划:梁倩薇
文/广州日报记者刘晓星、陈庆辉、于梦江(署名除外)
实习生李思颖
近日,各地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记者粗略统计,今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竟多达20余起。而在广州,近年来并未出现造成广泛影响的校园暴力事件,但小范围的校园暴力并不少见。事实上,相比起肢体暴力,更多的学生曾经遭受过语言暴力以及网络欺凌,这类暴力方式隐蔽性强,甚至连受害者本人都不知道这已经属于“欺凌”。
海珠区“青年地带”项目在海珠区政府、广州市民政资金支持、由专业社工机构提供服务,从2012年起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校园欺凌的社会服务。去年,服务团队对广州1447名初一学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4.9%的受访者称被同学仗着涉黑团伙势力欺压,6%的人表示曾被同学榨取金钱或者财物。有45.2%的初一新生表示曾经遭受同学言语上的恶意骚扰。
案例:初一男生受蛊惑“入会”遇险
据了解,目前广州的中小学校内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校园暴力团体,其中又以中学居多。大部分校园暴力团体都与校园外的社会青年有勾结,以蛊惑、威胁等方式,要求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入会。其中不少个案显示,初一新生比较容易被说服“入会”,以为能被保护,不会被高年级的学生欺负。记者从海珠区“青年地带”获悉,某中学有一名初一年级的小男孩受到蛊惑,以为“入会”是一件很威风的事情,就主动加入了一个由学校学生和社会青年组成的团体。该团体要求成员每个月缴纳20元会费,这名男生起初会从家里偷一点钱,因为数额小,他的父母并没有发现。到了过年的时候,知道小孩子会有很多“利市钱”,团体的小头目跟他说:“找天我带你去见我们老大,你要准备好红包孝敬。”后来,这个男孩子觉得不对劲,便不愿意再缴纳会费了。结果,团伙的人便跑到男孩子家楼下逮人。这个男生吓得不敢出门,家长报了警,学校才知道原来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收取会费,最终处理了此事。
另一个案例的主角叫小虹,她是广州某中学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因为与同学阿强(以上均为化名)发生了口角,阿强便在QQ空间、朋友圈等虚拟空间捏造小虹的不雅消息。小虹曾找阿强协商,要求他把这些诋毁撤下来,并公开道歉。不料阿强变本加厉,反而散布了更多谣言。小虹一怒之下,就叫上了所谓的“朋友”去摆平。他们在学校附近逮住了阿强,一边打他一边要求他道歉,阿强不仅不道歉还进一步言语挑衅,最终被打至入院。事情闹大后,因害怕责罚,小虹便离家出走了。经过社工一周耐心沟通,小虹才回到家中。小虹家长也承担了阿强的医疗费用。
现象:网络、排挤等隐蔽性欺凌增加
“青年地带”调查显示,有29.6%的被访者表示在过去一个月遭受过同学故意的拳打脚踢或者推撞,其中遭受过一个次以上的人群比例为18.5%。有16.7%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个月内被同学故意毁损物品。45.2%的受访者表示遭受过同学言语上的恶意骚扰,包括起花名、嘲笑、恐吓等。课室、走廊、厕所都会成为校园欺凌的地点。30.3%的受访者在过去一个月内曾在课室被欺凌,在走廊被欺凌的比例为24.4%,在厕所被欺凌的比例为4.4%。海珠区“青年地带”社工主任郭女士告诉记者,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欺凌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化,除了肢体上的欺凌,中伤、排挤、网络欺凌等情况越来越多,而且隐蔽性比肢体欺凌强,肉眼看不到伤害,很多被欺凌者会选择沉默。老师、父母都不容易发现。同时,女生欺凌的比例也有所上升,除了肢体暴力,更多的是女生间小团体的排挤。最常见的情况是“带头大姐”跟某个人结下了梁子,说“我不跟你玩了”,然后要求班上的女生都不跟对方玩,这也属于欺凌的一种。
观察:上海校园欺凌多见“冷暴力”
上海华大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师胡斌从事驻校心理咨询辅导多年。在他看来,除了恶性事件外,校园里的欺凌事件一直都存在,“任何年纪、班级都会有欺负和被欺负的情况。但现在的影响程度比以前更加明显,学生的困扰程度也比以前更严重。”
胡斌表示,每个人都有和人交往的需求,但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是中心,很少有机会锻炼和人交往,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合适的行为。另外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部分娱乐文化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交往障碍,所以才会发生欺凌事件。
在上海的学生工作中,胡斌发现有小团体的女生比率高于男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也有交往障碍。
目前上海市已经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求学校里都安排心理咨询师,“但现在学校中欺凌现象都比较隐蔽,很难迅速发现。”胡斌告诉记者,通常在和学生谈其他事情的过程中,才会发现同学之间会有比较大的交往困扰。“但我所接触到的学校,目前没有发生过严重暴力欺凌,更多的是语言以及冷暴力方面的冲突。”
网友“@我受到了校园欺凌”一直关注校园欺凌事件,她告诉记者,很多网友都发私信给她讲述自己被欺凌的经历。她说,网友说得最多的就是冷暴力,“相对于其他明显的暴力行为,冷暴力对学生伤害终身难以消除。”
专家:初中生尤其容易进入叛逆期
中国心理干预协会理事何日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园暴力的起因复杂,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原因都有。他介绍,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有特别明显的是青春期,也叫叛逆期,这一时期特别想得到同伴的认同,父母的话听不进去。
何日辉说,一般来说存在校园暴力的青少年学习成绩很多不好,存在学习障碍,因此他们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同;还有一些学生青春期跟父母关系不融洽,在家里又受到批评。实际上,这些孩子内心很孤独,而另一方面心里又非常想获得认同。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这样的青少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所谓的问题少年。
“校园暴力的学生基本上都抽烟,网瘾也比较重,抽烟只是得到同伴认可的基本方式。”何日辉说,刚开始实施校园暴力的时候,他们也有害怕恐惧,但因为没产生严重后果,加上是群体性施暴,就消除了恐惧,时间长了就形成条件反射。原本只是有学习障碍,或者家庭关系不好,慢慢发展会形成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成年以后会形成人格障碍,走向社会也形成了这种行为。
何日辉介绍,根据他和团队进行的一项调查,不完全统计,在中小学的班级中有出现比如焦虑、抑郁、强迫、抽烟、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超过30%。
建议:学生面对冷暴力要勇敢应对
海珠区“青年地带”结合他们这三年来的工作经验,开发了一个“校园零欺凌”的APP软件,其中分享了针对不同形式校园欺凌的处理和应对方法。首先,肢体暴力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如果遭受肢体欺凌,一定要告诉别人,不要试着自己处理。而遭受言语欺凌时,倒是有些事是可以做的。首先必须记住,欺凌者最想看到的是遭受欺凌的人在哭、生气、困扰。如果被欺凌者能够避免看起来困扰不安的样子,就是不给欺凌者他们想要的反应,那么欺凌者就有可能放弃。因此,就算内心受到了伤害,也要试着表现出镇定的样子,传给欺凌者一个信息——你伤害不了我!如何避免让自己看起来很镇定,没有受到困扰呢?被欺凌者可以有四种选择:包括沉默以对,完全不理会假装没听见;第二是幽默以对,例如当欺凌者说“你好笨”时,被欺凌者可以回敬“笨蛋不止一个”。第三是不论别人说什么,都回以“多谢指教”。这会让欺凌者完全搞不清楚状况,发现他们伤害不了这个人;第四是断然以对,例如抬头挺胸,带着自信的表情、清楚而坚定地警告欺凌者停止欺凌行为。告诉欺凌者,他们的看法一点都不重要,那些羞辱言辞伤害不了人。
另据介绍,目前上海有些学校在学生心理疏导方面做得不错。学生自己可以举办沙龙,学习应对同学间的冲突,同学之间还可以讨论商量对策,相互交流。这也是一种面对校园暴力的处理方式。
链接:
北京校园侵权渐增
上海非户籍犯罪多
去年,北京市高级法院首发《2013年度北京市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白皮书对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校园暴力案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白皮书显示,2007年至2013年,北京市少年法庭共审理校园侵权案件419件,事故共造成440名未成年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300余万元。从案件数量年度分布看,年发案量从2011年的34件上升至2013年的78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统计显示,小学、初中阶段最易发生校园侵权案件。其中,课间休息和体育课是高发时间段,发案数累计占全部校园侵权案件数的70.3%。
另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2008年至2010年,该院共审理各类一、二审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16件,涉及未成年被告人366人,其中上海市户籍未成年学生犯罪的共23件69人,其余为非户籍未成年学生犯罪。发案较多的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北京高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赵德云介绍,总体上看,五年来,全市少年法庭判处的未成年罪犯人数呈下降趋势。然而在2013年判处的未成年罪犯中,在校生犯罪率达21.6%,仅次于农民身份的未成年犯罪群体。
广州日报讯(记者余骏扬)市民如何看待校园暴力问题?本报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仅有6.27%的受访者在求学时,没见过学校存在暴力行为。其中,19.61%的受访者表示暴力并非团体性质,仅仅是个别人有暴力行为;30.98%的受访者表示暴力团体存在,但只是在个别学校见过;有高达43.14%的受访者表示,从小到大读过几家学校都见过暴力团体,这种现象很普遍。在本次调查中,近一半受访者表示这种现象和学校评级无关,在各种级别的学校都存在。这一调查结果也许反映了校园暴力团体确实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并应该坚决遏制。
受访者曾经见过的校园暴力团伙,一般有什么下场?36.47%的受访者认为,读完书这些人就散了。但也有43.92%的受访者表示这些团体成员毕业后走向了社会的阴暗面。仅有9.02%的受访者表示这些团伙一出现苗头就被老师家长注意到,通过教育后解散。校方和家长难以有效干预这种现象,确实值得社会各界献计献策,为解决这种痼疾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