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站制作中秋文化轻展览 让地铁"文化"起来
文/羊城晚报记者 赫子仪 实习生 卢美好
选料、制作、烘焙,详细,这样很详细的描述莲蓉月饼的制作方法,每一步骤都配以图片,让来往的上班族顿时饥饿起来。中秋节前后,广州三个地铁站制作了一个系列的中秋文化展,即在江南西站,给莲蓉月饼颁一个美食界的终身成就奖;在纪念堂站,重温婆婆那些年常唱起的童谣;在珠江新城站,和老邻居小朋友一起追踪月亮的轨迹。此次地铁的中秋展首次引入广州市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公益单位来共同举办,提炼的内容更精确,且以整面墙展示,打破以往灯箱的空间限制,不知不觉中便提升了居民的素质。
市民眼中的轻展览
“我看到地铁展示舞火龙的展示,以前从不知有这样的习俗,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市民李小姐说。有市民将这种展览形式称为“轻展览”,轻松、轻型、成本低,在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便可以见到,没有博物馆、美术馆那么隆重。
其实这种展览形式在广州也屡见不鲜,比如机场、酒店、商场都会成为展览的场地。今年7月份,由羊城晚报社和广州太古汇联合推出的《在路上,江河行》摄影作品展,在太古汇展览一个月,吸引很多“目标群体”驻足。主办方曾坦言,这个主题在太古汇更能接触到目标群。一位叶先生坦言,“西部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旅游的目的地,但是看了这个展览,我对保护环境有更深的思考。”
跟地铁比较相似的是机场。早在前两年,白云机场做了许钦松的画展。“记得当时在出发大厅,看到非常巨幅的山水画,后来才知道是展览。”市民陈小姐说,很难分清楚是装饰还是展览,觉得已经和环境融为一体,它给我们的环境带来美妙的感觉,印象深刻。
广州地铁发言人叶子川表示,这种展览形式与宣传不太一样,前者诱发观赏者的思考,后者则是单一传输式的,地铁一直也在探索公共空间与艺术品的结合,这次还只是一个尝试的阶段,未来会根据岭南文化的特性,做一些更适于地铁内呈现的展览,将公共文化融入市民的出行路径。
地铁文化有待提升
“公共空间的展览有其自己的特性,与美术馆、博物馆的展览是不同的”,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朱光荣说,在博物馆、美术馆,参观者可以驻足,慢慢欣赏,而在公共空间一般穿梭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展览的内涵要非常丰富,适合“轻”松愉悦,且对主题的提炼要高,必须很短的时间抓住市民的眼球,这样每天都能琢磨,潜移默化的作用就达到了。“进入各种展馆的门槛太高,其实公共空间也能提供一个展示的空间,但定位要准确,你所诉说的东西要能够与你的环境融为一体”。
朱光荣说,“公共空间应该与更多的文化机构一起探索合作的模式,广州的艺术界也很有这个需求。”比如艺术家的作品,摆在展览馆、美术馆,一天有几百人、几千人去看就非常了不得,而在地铁文化墙上展示,每天的观众数以万计,无论观众人数还是影响力,两者都不是同一层级。“前提是一定要选择好的东西、有影响力的东西传播给大众”。
评论员连海平认为,“一个城市要提高公共空间的文化品格,需要整体性、多层面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建构。”假如多数公共空间都能“文化”起来,城市将更多动感。比如广州地铁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地下文化长廊,除文化墙,还有不少公共文化机构可以考虑紧随其后进地铁,譬如博物馆、小型文艺演出、图书馆等。当然,地铁也有成本压力,也讲求经济效益,那就需要将地铁文化展示纳入公共文化发展项目,得到公共财政的部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