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 将有利于补齐我国两个短板
1月9日,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启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我省首家获批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为什么创新中心能跻身成为目前5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它有什么用?下一步将如何“创新”?
记者获悉,该创新中心以“企业法人+联盟”形式,通过有偿计费收费、联合开发、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等方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创新水平,有助于补齐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短板,建设制造强国。
创新中心有利于补齐两个短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在制造业创新方面,我国目前存在两个短板:一是创新载体在基础科研与产业应用上衔接不畅,技术成果向产业转移转化不力;二是承担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转企改制后,研发顾及不足,为行业发展提供共性技术支撑的功能逐渐减弱。
创新中心在补齐这两个短板、助力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方面大有可为,并有良好的基础。据介绍,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是我国显示行业第一个以资本为纽带形成的企业法人实体公共平台,采取“企业法人+联盟”的形式,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努力形成产学研融协同创新机制。
有关负责人表示,创新中心通过有偿计费收费、创新资源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制度,鼓励参与单位充分利用其他单位已有研发条件,大幅提升现有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中心的股东单位和联盟成员联合开发,并逐步形成分工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印刷显示创新链,提升创新能力。
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营造良好生态
创新中心的建设成果,与广东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较早积极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等密不可分。
早在2014年,广东就建立了全国首个“印刷显示技术创新联盟”;随着广东在2016年启动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被批准组建“广东省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省经信委主任涂高坤介绍,目前我省分两批在广州、深圳、佛山3市筹建6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与传统科研机构不同,这些中心作为省级创新平台,是独立企业法人形式的新型创新载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等,让这些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负盈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作为广东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优秀代表,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现已在广州建成全球领先的G4.5印刷显示公共研发平台,引入了一批世界一流印刷及柔性显示技术人才,形成了以国际一流院士领衔的创新团队。
“努力从跟随到原创再到引领”
随着互联网不断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电子信息领域为数不多的千亿美元级产业,显示产业特别是新型显示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19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的面板制造大国,但目前综合技术能力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此次广东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升级”,组建为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将站在更高层次不断汇聚创新资源,支撑行业创新能力提升。“努力使我们从跟随到原创,再到引领转变。希望广东继续做创新发展的样板和排头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干勇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涂高坤透露,接下来我省将加快推进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股东单位和联盟成员的创新资源,开展产业前沿及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动科研成果商业化。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 肖文舸 实习生 熊昕晗
编辑: 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