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断替考利益链还须釜底抽薪
据报道,在江西省教育考试院严查“南昌替考事件”背景下,北京建迅网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以“政策变化、查得紧、找不到枪手”为由,取消和考生签署的宣称“无须本人参加任何学习、考试,学历证直取”的“替考合约”,该公司在被学员举报后却表示“随便告”。此事引发广泛关注。
虽说,专业技能才是“金刚钻”,学历证书只是“敲门砖”,在实际用人过程中,能力比学历更重要的道理谁都懂。但唯学历、证书至上的高门槛情结仍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存在。这使得一些人对学历、证书的追求变了味,也就为诸如建迅公司这样的培训机构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从考生与建迅公司签订的合约来看,考生选定南昌航空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的大专文凭,全日制自考学分制1.5年毕业,支付1.2万元,其中报名时收取7000元,次年9月结清尾款。合约规定,“学历在学信网可查,证书直取,无须本人参加任何学习、考试过程。”这样的“学习过程”,令人瞠目。被曝光的建迅公司在被学员举报后叫嚣“随便告”,也不禁让人生疑,到底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底气,而他们又是如何实现“无须本人参加任何学习、考试”而直取证书的承诺的?
公众疑问丛生的背后,少不了利益勾结及监管漏洞。
要避免类似替考舞弊事件,除了让考生本身加强自我约束,别为一纸学历和证书走歪门邪道,更重要的,则是严查考试舞弊、乱象丛生背后的根源,斩断利益链条,堵住监管漏洞。只有对每一起类似事件都严肃查处,追究到底、问责到人,深挖背后的利益链条,才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还考场清风正气。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等考试教育的监管,也应完善严肃考纪的相关举措,诸如一旦发现违规违纪现象,取消违规高校的主考学校资格、集体报名资格和设考点资格。坚决防范和打击有组织的集体舞弊行为,对于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被替考者1至3年考试资格,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有关规定和教育部33号令的要求交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并将相关调查处理情况通报到替考者、被替考者所在单位,等等。(刘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