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加大机场、车站等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
中新网8月3日电 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运输服务司司长刘小明今日表示,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快无障碍基础设施和车辆装备建设,加大投入,全力打造无障碍出行硬环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三周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刘小明指出,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全力打造“覆盖全面、无缝衔接、安全舒适”的无障碍交通出行环境,是交通运输部指导行业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重要工作任务,使命光荣,责无旁贷。目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是完善法规标准,不断优化无障碍出行制度体系。在颁布实施的《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海港总体设计规范》等10余项标准规范中对无障碍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在修订的《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中,进一步规范了残疾人航空运输的管理和服务;出台了为残疾人预留专票、在列车上设置专座、允许导盲犬乘坐火车、推进列车无障碍改造等政策措施;在推进制定《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中,充分考虑了无障碍设施的配置。
二是加大投入,全力打造无障碍出行硬环境。按照条例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加快无障碍基础设施和车辆装备建设。北京、上海等地均配备了低地板公交车和无障碍出租车。各地加大客运枢纽、机场、车站、港口码头等无障碍设施改造力度,完善无障碍通道和服务设施,福建等省新建、改造客运设施无障碍建设率基本达到100%。
三是服务创新,着力提升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督促广大客运企业、站场、码头等,围绕进站、购票、乘车、登机、乘船等环节,加大对行动不便乘客的服务力度。在春运、黄金周等运输高峰时期,采取老人陪伴、定制服务等措施,保障行动不便的残疾乘客出行安全、便捷。开展37个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推动各地加快智能公交建设,鼓励各地通过语音和文字提示、盲文等多样化方式,为乘客提供公交出行信息服务。
刘小明表示,今后,交通部将按照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以加快建设“四个交通”为引领,督促和指导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把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出行的合法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