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13.08.2017  11:21

  ——广东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8月8日,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方日报社联合主办“广东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为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广东社科界要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在坚持理论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

   在坚持理论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

  王 晓(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同时也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指引。

  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实践创新、经济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理论创新在全国也有一席之地。广东的社科专家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经济特区理论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完善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坚持理论创新,发挥理论引领,最重要的就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掌握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心聚魂。社科界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当前首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研究的热潮。( 详细

   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迈向新征程

  杨再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洞察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当代中国现实,深刻阐明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迈向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富起来的经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遵循问题导向、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和全面落实的路径,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人民的获得感持续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我们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区域与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等。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近些年富起来的经验总结,也是党中央推进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经验总结。( 详细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郭文亮(中山大学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科学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新经验,并提出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注入了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一连提出了“七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七个坚定不移”充分表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治国理政新的思路、新的战略与新的举措,而在这“七个坚定不移”中,重点和落脚点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详细

   坚持理论创新 增强理论自信

  王 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就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分析与预判,对原有理论与方法进行新修正,对历史经验与未知领域做出新解释等。理论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实践,并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来,我国从人均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提升到目前世界水平的80%以上,广东人均GDP也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与全国相同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到目前已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这个成功实践背后的理论逻辑是什么?既不是不能与时俱进的一些传统理论,也不是因“水土不服”而缺乏解释力的一些引进理论,而是既扎根于中国实践又兼收并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详细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一重大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确立了改革开放以来历史书写的主题。改革开放近40年的历史如何把握和书写,这是学术界正在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判断,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书写提供了基本指引。以探索、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历史的主题,有利于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升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如此,改革开放历史的书写才有高度,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才有高度。( 详细

   认识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霍秀媚(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个讲话全面深刻又适逢其时,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讲话通篇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条主线,用5个“什么”来深刻揭示党的本质,即我们党要明确宣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同时强调,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正确结论。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大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强大定力。( 详细

 

编辑: 林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