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寻北京地铁屏蔽门车门间为何无探测设备
央广网北京11月15日消息(记者 沈静文 李杨)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20万,这是每年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平均下来,每分钟就有6人意外死亡。这其中,“地铁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恐怕是很多人发挥再多想象力也无法和“死亡”二字联系到一起的地点。
11月6号,18时57分,北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一名33岁女性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卡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列车启动后掉下站台,经医院抢救无效后身亡。
屏蔽门与地铁门之间狭窄的缝隙,成年女性是如何挤入的?站台为何没有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在进一步调查结果出炉前,这些答案无从获得。而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最大的问号是——为什么列车会在车门和屏蔽门中间有一个成年人的情况下,正常开行?
事发第10天,北京地铁5号线被夹女孩的死因调查状态停留在没有结果的进行时。根据北京地铁最新一次通报,目前,安监部门已介入事故调查。
北京地铁新闻发言人贾鹏:安监部门例行公务,所有发生任何事情,安监部门都要进行调查取证。
记者:现在地铁方面的调查,已经是交接出去了吗?
贾鹏:同步的,都是同步进行,按照正常程序往前推进。
对于以地铁为上下班交通工具的人们,每天匆匆走进地铁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疑虑难免——最大的问号是,为什么列车会在车门和屏蔽门中间有一个成年人的情况下,正常开行?记者从某地铁公司核心人士处得知,北京的地铁屏蔽门和车门中间,没有探测设备。
记者:大家都在问,这个区域之内,它是没有异物的探测系统的吗?
地铁公司人士:北京地铁现在没有这个探测的系统。
记者随后辗转找到一家负责北京某地铁线屏蔽门生产、安装企业的一线员工,面对“屏蔽门和车门中间有没有监控设备”的提问,对方明确否定。
生产厂商人士:没有,没有装,很多条线路都没有这个设备。
小小十几二十厘米,在遍布摄像头的地铁站里,成为最后的安全盲区。这是北京地铁的特色还是中国地铁的通病?王先生曾直接参与多条南方地铁线路的施工和最终调试,这是他给出的答案。
记者:现在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城市,地铁屏蔽门和车门之间是有激光设备的是吗?
王先生:是有的,不是全部都有,新的是有了。
2007年7月15号,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体育馆站,一名男子在车门已经开始关闭告警的情况下,强行试图冲入车厢,结果被夹在屏蔽门和车门之间,后列车启动,男子跌落站台当场身亡。此后,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上海全部屏蔽门均安装红外线探测仪,一旦有乘客被夹在列车车门和屏蔽门之间,探测装置便能立刻向列车司机发出警报,列车会因动力系统被自动切断而无法启动。
仅仅3个月后,事发的北京地铁5号线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北京第一条安装屏蔽门的地铁线路,遗憾的是,屏蔽门和车门间的探测装备,没能在5号线、以及北京此后配备屏蔽门的任何地铁线路上安装。为什么上海可以,广州、深圳可以,北京地铁却不可以?多年从事地铁施工监理工作的李先生告诉中国之声,这项技术实现起来不难,也要不了多少钱,所以,屏蔽门和车门间没有探测设备,既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
李先生:屏蔽门这个东西,是一个特种设备,据我所知,屏蔽门到现在是没有国标的。
记者:您要怎么设置是随意的。
李先生:就是说有的地铁公司,它根据它现有城市的客流量,还有他现有城市易发生哪些事故,他有自己的一个评估,评估完他会要求屏蔽门的施工单位,在去进行招投标的时候,包括在进行设计审查,包括在进行设计联络会的时候,他会提出自己的疑虑,他的设计公司会根据业主的要求去完成对他设备的一个完善。在没有规范的前提之下,他在进行屏蔽门设定的时候,包括招投标他是没有一个标准的,他大部分依赖的是屏蔽门设计单位和生产单位的市场推广,他跟业主单位一个答疑、解答,还有他编制标书的时候他的一些技术条款,业主根据这个来决定当地的屏蔽门系统该采用什么样的系统。
记者:在技术上,监控屏蔽门和车门中间这个20公分的空隙,有没有可能实现?
李先生:从技术上来说的话,是可以实现监控的,他的一套监控设备,造价不是说非常高的,在这个屏蔽门两侧,它是有一个激光探头,像美国大片那样,有个红外线感应系统,这个技术包括这个设备对于屏蔽门设计来说,是没有太大的负担的。
究竟是什么让北京地铁的这十几公分处于黑暗中?某地铁公司工作人员给出了最可能接近决策者考虑的解释。
地铁公司人士:因为北京的实际问题是人流量太大,如果你有这样系统的话,那地铁就关不上门了。地铁关门之前会有警报,他会嘀嘀响,这时候人会跟着一起上去,因为可能还有空间,乘客在这三秒钟可能还会想往里面上,如果你一挡住那个门了,那个门就关不上了。
发稿前,我们再次向北京地铁新闻发言人贾鹏求证事故调查进展。贾鹏表示,目前调查仍在推进,而针对屏蔽门和车门间监控设备的问题,他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记者:我不知道您了不了解一个情况,就是北京的屏蔽门跟车门之间都没有探测的设备,而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是有的,咱们不要这个设备的考虑是什么呢?
贾鹏:咱们半高的安全门上是有这个无线探测的。
记者:在安全门和车门之间呢?
贾鹏:现在不是有防夹的这个装置。
记者:但是激光的探测设备是没有的是吧。
贾鹏:这个我需要去核实一下。
事实上,在北京地铁5号线开通、屏蔽门广泛安装的2007年10月之后,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未安装屏蔽门的1号、2号、13号、八通线至少发生9起乘客坠亡事故。在防止坠跌事故、保障乘客安全上,屏蔽门功劳显著。
但谁的生命不珍贵。无论具体原因如何,地铁站里的同行者,都以生命的代价直指安全隐患。一边是最大程度地保证车站运行的效率,一边是尽可能地保证每个乘客的安全,这恐怕是一个永远无法让所有人达成一致意见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