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出台广州首个区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意见

15.02.2022  00:07

大洋网讯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区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意见和联动工作机制方案,进一步在城乡建设中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联动、协同、闭环机制,形成全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一张网。

据了解,《黄埔区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黄埔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联动机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总结、提炼了近年来该区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的经验。在此方案指导下,黄埔区推出全国首个导航类应用软件文化保护对象地图、全省首名文化遗产检察官、全市首创“屋长+保护责任人”制度,成为该区新时代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基层治理探索的重要举措。

加强动态监测能力

全市首创“屋长+保护责任人”制度

工作方案》重点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动机制和“区政府-街镇-社区”三级管理的纵向传导机制,切实形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合力。

黄埔区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加强对辖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专项评估,定期组织对全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各街镇建立历史文化遗产“屋长+保护责任人”责任制度,设立街、村、专职三级历史文化遗产屋长组织体系,并定期汇总历史文化遗产巡查情况,形成巡查报告通报至各部门和保护联络员;各职能部门及所属街镇加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历史文化遗产动态监测管理水平。

“我们通过开展‘党建+’历史文化保护,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攻关,未来还将邀请第三方单位提升科学管护水平,规范奖惩机制,将巡查保护工作落实到位。”黄埔区九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去年10月就印发了历史文化建筑楼长制工作方案,迅速摸清文化家底,梳理历史脉络,确立了街、村、专职三级“楼长制”,建立街、村两级“树长制”。

近日,黄埔区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通过属地街道派发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责任人通知书,明确和落实属地街道和保护责任人的职责,确保全区各层次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

加大公益保护力度

全省首位文化遗产检察官上岗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能单靠行政机关单打独斗,还需要与检察机关形成保护合力。”黄埔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意见》充分考虑发动形成全民参与、全方位保护的系统体系,将司法机关的专业人才引入进来。

实施意见》《工作方案》明确加大文化遗产的公益保护力度,主动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行政公益诉讼的重点范畴。目前,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检察院已率先在全省检察机关创新设立2名“文化遗产检察官”,专门办理涉文化遗产方面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并为广州市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区分局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咨询服务。

同时,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区分局各指定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邀检察官助理”,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参与,解决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中的专业性问题。各部门在工作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案件线索移送、工作宣传等多方面进行紧密合作。

提升公众参与度

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地图可查

今年1月,黄埔区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积极探索“互联网+名城保护”新机制,对全区各类历史文化保护对象进行系统梳理,在完成普查、认定和公布后,携手百度公司,将全区历史文化街区(1处)、历史风貌区(1处)、传统村落(11处)、历史建筑(18处)、传统风貌建筑(178处)通过百度人工智能地图进行标注。

这也是黄埔区在全国首个推出的创新之举,通过历史文化保护部门与导航类应用软件合作,用数字化现代技术手段向公众呈现全区历史文化保护对象,进一步提升公众对历史文化保护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该功能的上线,更好地发挥了互联网平台广泛的触达优势,将历史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共享共保’的保护传承意识。”黄埔区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施意见》《工作方案》明确,黄埔区将组织开展对传统风貌建筑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对象一张图,并鼓励热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协助参与日常巡查,及时掌握和反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使用情况的有关信息的成果,推动全社会形成共享共保的保护传承意识。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 舒悦 范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