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机构的社保定点不用再审批 东莞将改"核准制"
国务院发布《决定》,年内取消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资格审查,东莞将相应调整
医药机构的社保定点不用再审批了
东莞时间网讯 年内定点医药机构的行政审查将取消!东莞将改为“核准制”,择优选择定点医药机构。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制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其中被取消的项目中包括取消基本医疗 保险 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审查、取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
这一政策发布,意味着对于医院和药店的医保定点审批原则上今年年底前将在全国消失,东莞不少医药连锁以及民营医院对此点赞。市社保局昨日回复本报,在调整准入方式的同时,将探索引入医药机构的第三方监管机构,把好“入门关”。
新增定点医药机构数量有限
记者了解到,目前东莞对于医药机构的定点资格有着严格的审核,目前东莞拥有503家定点医疗机构(其中71家市内定点医院、399家社区 卫生 服务机构、市外定点医院33家)、254家定点药店。不过这个数据仍不能覆盖每个社区,大量的药店或民营医院被排除在外。
不少药店负责人表示,除非是一些知名的药店连锁,争取的资源会相对多一些外,一些小的药店根本没有竞争力,而民营医院进入社保定点审核要求则更加严格。
在南城江南第一城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区里很多居民来购买药品时都会咨询可不可以刷社保卡,对此工作人员表示无奈:“申请定点很难”。
而黄江镇一家大型医药机构的相关负责人阿军则表示,对于目前所执行的政策表示理解。“实际上在镇上能够用社保卡购买药品的市民比较少,镇上的定点药店更是少。”阿军认为这是社保部门对于资源的合理分配而进行的调控。未来准入条件放宽之后,更应该加强对医药机构的监管。“比如正规药店要求配有执业医师,但是很多药店都达不到这个条件,未来的监管需要更严格才能公平竞争。”
阿军认为医药机构有了“社保定点”将是一个很正面的招牌,但是社保部门的监管以及后续审查需要更加严格,比如末位淘汰制度等等,才能让“社保定点”更有影响力。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公开竞争
参保人最受益
国务院的消息一发布,东莞宏元堂中医馆创始人陈宏宾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为新政策点赞。
陈宏宾一直致力推动中医发展,也为民营中医院申请定点医药机构努力。“东莞对于民营门诊的定点申请有硬性限制,除了社区卫生门诊,其他机构的门诊部不能申请社保定点。”
医保审批放开后,意味着医保部门角色的转换,从审批部门变成监督部门,如果医保执行不合格,那么就取消你的医保资格;降低了进入门槛,但是同时也提高了监管的力度。他预计未来政策放宽之后,将有80%的民营医院中可以得到定点的资格,这不仅提高了民营医院的竞争力,也让参保市民更受益,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比如中医门诊,专业的针灸、推拿对于很多病人来说都是有需要的,但现状是,很多公立医院的康复科资源有限。”
陈宏宾认为新政策的利好对民营医院的影响深远,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将会真正推动民营医院开展和公立医院的竞争,民营医院将会获得大发展,以药店为代表的零售市场也将大大激活。
年内定点医药机构有望取消审批
想要成为一家医保定点药店或医院,有着多重的门槛,社保部门不仅要把好医药机构的质量关,还要对社保定点医院的社保服务以及社保金的使用方面进行监督。国务院刚刚发布的文件一下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社保定点”将不再是专属。
东莞如何调整,市社保局昨日回复本报,针对国家的政策调整,东莞将在定点医药机构的准入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不再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确定社保定点医药机构资格,不再设置数量和区域上的限制,改为核准制,以量化评分的形式选择优质的医药卫生资源,达到规定标准的,都可取得社保定点医药机构资格,为参保人服务。
市社保局表示,在调整准入方式的同时,将不断探索与之适应的定点医药机构监管方式,转变 “把好入门关为主”的思想,以制度先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明确依法依规提供服务以及相应的约束措施,发挥社会监督、行业协会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探索引入第三方监管的手段,同时培养定点医药机构诚信发展、自我约束的理念。
释疑
社保 基金 安全如何保障?
定点医药机构仍
采用预付费方式
社保定点资格的放宽,社保部门如何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以及合理使用?昨日市社保局针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应。
社保部门称,在定点医药机构准入方式调整后,定点医院仍继续实行目前的社保购买服务的总额预付付费方式,这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科学的医保付费方式,国内许多地区在应用。
参保人和医保基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定点医院数量的增加,在总额分配时会增加竞争性,提供优质服务、收费合理的定点医院的份额将会上升,从而为参保人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同时,社保部门也将根据实际,不断进行调整,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新环境下的更加合理的医保管理制度和付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