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为中国迈向全面小康绘蓝图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车玉明、赵超、刘铮、陈炜伟)如果可以穿越时空,展望5年后的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后的城市乡村、山山水水,生活在其中幸福的人们,将构成怎样一幅动人的图景?
如果把通向这一动人图景的5年描绘成一幅连续的历史长卷,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将是其中突出展示的内容。
小康梦想,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中华民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蓝图——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中国将呈现世所瞩目的全新面貌
6.9%——“十二五”收官在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但经济运行整体平稳趋势没有改变。”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胡凯红评价说。
全面小康,意味着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足,而发展是前提、基础和关键。
未来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稳定保持中高速增长——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叠加,实体经济困难加大,但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这也说明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条件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发展决不囿于速度,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才是关键。纵观经济发展史和世界强国兴衰史,转型升级是永恒的主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十三五”时期,工业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城镇化将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消费结构将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
“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后,将步入一个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说。
未来5年,全面创新将风起云涌——
创新是发展进步的灵魂,是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破除一切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十三五”时期的中国有望进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突破期”。
德国《商报》评论指出,新的5年,中国不想再仅仅充当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业区,而想成为知识导向型的高科技工业大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创新土壤将喜获丰收,还会引领全球创新潮流。
“十三五”时期,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提升,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加大……一切有利于创新的要素将加快汇聚。
未来5年,生态文明将蔚然成风——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十三五”时期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冲刺期”。
到2020年,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将成为流行的理念,节约资源、绿色生活将成为大众的选择;破坏生态将受到严厉的处罚,浪费资源将遭遇普遍的谴责……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文件,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描绘蓝图,作出全面部署,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将不再遥远。
未来5年,幸福感获得感将更为强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注社会公平,实现安居乐业,尊重人的价值,“十三五”中国将进入民生建设的“升级期”。
“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这些快要退休的人大都只有一个子女,希望今后在建立多种养老方式前提下,利用郊区闲置的培训中心、度假村等,开办更多养老院,让我们过上有尊严的老年生活。”北京市政府就“十三五”规划在网上征求公众意见时,一位市民留言说。
从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从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到更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从实现公平正义到提升社会流动性……
“物质层面发展到一定程度,让公众更多在精神层面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将成为主流理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说。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可以期待的是,日益凸显的以人为本,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必将使中国走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