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十条”最难点:城镇黑臭水体治理
国务院16日颁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被称为“水十条”的文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新华访谈》邀请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解读“水十条”,回应公众关心的问题。吴舜泽认为,目标任务难度最大的是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
吴舜泽说,“水十条”涉及的目标任务较多,研究编制过程中做了具体分析测算,感觉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难度比较大。但如果这些措施的执行、领导组织到位,经过艰苦努力还是有希望完成。
吴舜泽说,目标任务中难度最大的是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应该控制在10%以内。”城镇黑臭水体就是“水十条”特点中“抓好差两头”中差的代表。黑臭水体污染程度严重,这条目标直接影响整个“水十条”的完成。客观上城镇水体排污量较大,污染集中,很多城镇水体缺少径流量,水质改善见效比较慢,治理比较难。
吴舜泽说,治理城镇黑臭水体涉及规划、建设、市政等部门,工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水十条”把这条责任落实给住建部。“水十条”还要知难而进提出这个目标,是考虑到黑臭水体问题对于老百姓是看得见、摸得着、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吴舜泽说,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涉及到治和管两方面。治好以后管理不到位也会反弹。老百姓对这点反映比较强烈,甚至对其它环境治理成效的感受也要打折。过去我们多抓大江大河,这次把城镇黑臭水体作为攻坚重点,体现了大小并重、知难而进的思路。
吴舜泽说,研究过程中做的分析对比发现国外或者是发达国家在人均GDP大概7000美元到8000美元的时候,和我们现在好于三类水的比重差别不大,但是五类水很少,劣五类水体或者黑臭水体更少。前些年网上寻找可以游泳的河流,让市长下河游泳,老百姓反映强烈、关注比较大的都是城镇黑臭水体,这些年很多地方也在做一些工作,我们也在“水十条”研究编制过程中做了很多调研,包括江苏、浙江、河北、广东等省,都在做相关的工作。
吴舜泽说,他们前期做了很多国际案例调研,认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应该遵循截污优先、治理为本,开源节流、生态恢复、系统治理的原则。截污是根本;把管网建设好,做好污水处理,是关键;再做好开源节流以及加强管理等方面,这是一个技术路径。
吴舜泽说,“水十条”专门有一条谈城市黑臭水体的治理,实际上它是一个漫长的治理过程,所以首先要求各个地方政府做好排查,摸清城市黑臭水体的现状,提出一些治理的方案。向老百姓公布治理对象、治理进程、治理效果,然后有评判、考核、责任追究机制,强力推进城镇黑臭水体治理的具体工作。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城镇黑臭水体治理的好和坏主要由老百姓来评判。 (汪徐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