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淘金小城立起华人历史博物馆 引领认识华人史
雷扬名老馆长年过八旬,至今还在博物馆工作
19世纪华人的木工工具
广东侨网讯 北半球金秋10月,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却是早春二月。前来参加世界广东同乡联谊大会的我们一行,从墨尔本开车2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叫班迪戈的的小城,走到一处暗红色的中国式建筑,我们见到门匾上有中英文的大字----“金龙博物馆”。这就是该国最有名的一座华人移民史博物馆。
满头白发的馆长雷扬名先生匆匆赶来。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先生,是祖籍广东台山的第三代华人,是热血的华人历史捍卫者。
我们一进展馆,就看到环绕整个大厅的一条的百米巨龙,其身上的6000片银鳞闪闪发光,这是里华人们集资在广东佛山制作的。当年,英国王子查尔菲和王妃戴安娜专程来到这里,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后,还给雷馆长送了感谢信。
广东移民流血含泪创业难
雷先生告诉我们,1851年,继美国旧金山的淘金潮后,这里也发现丰富的金矿,随即掀起了一股“淘金热”。 大批来自广东台山一带的华人,踏上了来这里淘金致富之路。一些人死在海上,死在路上,幸存者终于到达这个被叫作“新金山”的地方。雷先生本人也是金山客后裔。
展览厅响起广东粤剧,我们如同穿越到了百年前的华人区。几个来自广东四邑一带的华人家族,用照片、契约、服饰、物件,特别是当年淘金时使用过的工具实物,展示了150多年前华侨先辈淘金的艰辛。
正是由于金矿的开采,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它成为维多利亚州仅次于墨尔本市的第二大城市。这一带至今还有“淘金者憩息地”、“金山”、“中国村”等标志的遗址。然而,当时的英国殖民当局歧视华人,规定华人进入该地区须交纳10英镑的人头税。而且,金矿上又制定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歧视性规定,包括华人要交纳4英镑居住税;只准在河床或沙滩上淘金,不得在地下开采。雷先生说:“华人也是这个小城的建设者,但受到了歧视。我妈妈和姨妈本来就在这里出生,却还要去打手印和重新入籍,并且不可以拥有选举权。”
很多华人被迫转向其他行业谋生,也有不少人踏上回乡的路。因当时华华商女性几乎没有,因此很多华人娶了贫困的白人女子。如今,第三四代华人从外表上很难看出有中国血统,而基本保持华人相貌的雷先生本人也有白人血统。
然而,血统是否纯正,并不影响华人对中华文化的感情。早在1882年,他们集资多达750英镑,从国内购得百余箱戏剧服饰,如金丝绣衣及头饰等,用于华人的节日、祭祀等活动。1892年当地复活节狂欢,华人扎制的一条称作“大龙”的龙首次亮相,在当地引起轰动,有报道如此描述到:“……一条崭新、奇异、充满神奇力量的巨龙在班迪戈腾舞。”从此,这里的逢年过节或者慈善筹款活动,特别是当地最看重的复活节狂欢日,舞中国龙成了高潮的节目,班市又被称为“龙城”、“金龙之都”。甚至这龙还赋予了可风调雨顺的传说,被当地华人和洋人称为“神龙”。 参与表演的华人要提前一天焚香叩拜,举行庄重的“醒龙”仪式。
博物馆里除了龙、狮之外,还有许多展品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如1875年11月班迪戈英国殖民当局发布的一份中文告示,勒令交纳苛捐杂税;1858年39户华人的禀贴原件,控诉当局对他们的无理盘剥;手写的天地会21条规矩文告的原件;北洋政府给中华公所的表功执照及爱国徽章;华人社团的会费收据;每一件展品都有中英文对照说明。
英籍太太有一颗中国心
这座博物馆的建设,几乎是雷先生夫妇半生的心血。
1969年,雷先生等华人为了慈善筹款,集资到广东佛山订做了一条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金龙,它长达100多米,龙头高2米多,要115人才能舞动。这在当地引起轰动,
后来,华人们建议,建博物馆来安置这条巨大的“金龙”。雷先生说:“我和太太从那时起下定决心,一方面自己攒钱,一方面向公众募捐,并向州、市政府求助,来建造一座有关华人历史的博物馆。我们总共筹得325万澳元,接着又征地、投标、设计、建造、征集文物。1991年3月2日,金龙博物馆在唐人街旧址建成开放。该博物馆曾数次获政府颁发的地方旅游奖。而雷扬名夫妇多次受到澳政府嘉奖,荣获“澳大利亚奖章”。
这里不仅有大量表现华人移民史的展品,还有关于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文物,其中不管价值连城的宝贝,如清代镶嵌珠宝的黄梨木屏风、大型玉雕马车,还有从秦汉到民国的各朝代钱币,是英籍人士在多年前的收藏品,全部被无偿捐赠。
雷老掏出一本小册子说:“这是我太太玛格丽特去世时的介绍。她虽然是祖籍英国的白人,但却有一颗中国心。她自1970年以来就参加华人社团的义务工作,并为这个博物馆收集文物和整理资料。”
这位伟大的女性于2006年去世。她曾经这样介绍自己:“自从与中国人结婚的那天起,我就不停地工作。而我享受这每一分钟。”
我们最后见到了雷先生最引以为自豪的还是镇馆之宝----百年“金龙。早在19世纪末,华人社团通过募捐,在广东制作了这条60米长的“金龙”,在1892年的复活节游行活动中首次亮相。
如今,这条饱经风霜的“老龙”和那条生气勃勃“新龙”,显示出中华精神有当地生生不息。(南方日报特派记者林亚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