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华侨试验区汇聚潮人力量汕头迎发展新机

10.11.2014  17:07

        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核心区域规划图。

        华夏大地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奔腾不息。

        作为南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汕头,再一次被推上了改革开放的潮头。正如1981年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汕头驶入了发展的“快速道”。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又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机遇。

        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这些试验区被称为中国的“新特区”。汕头是唯一一个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城市。消息传来,无论是汕头本地的500多万市民,还是遍布全球的三千万海外潮人,莫不欢欣鼓舞。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不仅是推动汕头振兴发展的强劲引擎,也正在成为吸引华侨华人资金、技术,凝聚世界潮人智慧与力量的“强力磁石”。

        1

        汕头再次站上改革发展潮头

        青年大学生对家乡都有浓浓的乡情,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设立,将对国内外人才带来吸引力。

        ——大学毕业生陈琳琳

        秋风送爽,喜讯飞来。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以下简称华侨试验区),标志着历史再一次选择了汕头,汕头再次站上了改革发展的潮头。汕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欢欣鼓舞之余,也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9月16日,汕头市委书记陈茂辉主持召开专项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华侨试验区近期工作。汕头市委、市政府还计划召开全市干部大会,把各级各部门和全体干群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精神状态调动起来,号召和组织全市人民,共同参与到华侨试验区的开发建设中来。

        未来的华侨试验区位于汕头海湾新区的核心区。汕头市政府副秘书长、海湾新区党工委书记吴先宏认为,以前国家设立的新区、试验区仅涉及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但汕头华侨试验区还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搭建海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创新侨务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对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路,将大有作为。

        汕头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必豪表示,规划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契合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是汕头在新的历史时期擦亮特区牌子、争创特区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该重视发挥华侨的作用,做好华侨工作无疑能加速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进程。而汕头在这方面恰恰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利用华侨资源,借鉴国际上适用的先进管理模式、管理经验,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发展模式创新,是发挥特区作用的重要方式。华侨试验区要充分发挥试验区综合平台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大胆先行先试,争取试行灵活的开放政策和合作方式。

        汕头市发改局局长郑晓奇期望,华侨试验区将在创新涉侨经济文化合作方式,增强侨商资本活力,促进侨乡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涉侨服务,构筑华侨精神家园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发改局目前正在抓紧组织落实委托和配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编制《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发展总体规划》和政策创新研究工作。

        汕头市经信局局长陈胜全介绍说,汕头将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获批为契机,利用独特的海缆资源优势,发展外向型大数据产业,打造21世纪“信息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将规划建设大型国际会展中心,大力发展商务会展、信息、海洋等产业,培育富有活力的都市产业体系,在筑牢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同时,推动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汕头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张楠表示,汕头将参考学习温州、珠三角金融改革、福建省平潭金融改革和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金融创新等模式,跨境引入华侨资本,在试验区内建设具有“”特色的金融机构集聚区,建设具有“”特色的金融政策试点区,建设具有“”特色的金融产业发展区。

        喜讯在汕头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中也引起了热烈反响。金平区乌桥街道党工委主任郑奕庭一直关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建设进展,他认为这将载入汕头发展征程的史册,成为汕头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极。他希望,试验区能够发挥对外辐射、对内集聚的作用,最终为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今年大学毕业返汕工作的陈琳琳同样倍感振奋,她表示,青年大学生对家乡都有浓浓的乡情,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设立,将对国内外人才带来吸引力。她希望,试验区的“侨味”能弥漫整个汕头特区,通过引资、引技、引侨等政策措施,汕头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与普通市民息息相关的行业也能不断发展,使汕头发展得更好更快。

        2

        乡贤期待与汕头共创明天

        正大集团将力争拿下试验区投资“第一单”,在环境、条件许可情况下,在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融入。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

        众所周知,汕头之所以能跻身中国首批经济特区之列,正在于其拥有丰厚的海外华侨华人资源。过往30多年来,大批爱国爱乡的海外潮人,响应祖国改革的号召,带着资金和技术,踏上报效祖国的归途。他们在汕头投资兴业、工作定居,为汕头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汕头设立华侨试验区的消息,更让他们感到自己当年的选择十分正确。他们纷纷表示,将继续支持、参与华侨试验区的建设,与家乡父老一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先生祖籍澄海,他秉承潮汕人的优良品格,在海外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仍然心系桑梓。早在上世纪80年代,泰国正大集团就成为第一个到中国投资的外资集团。1997年,正大集团旗下的“正大万客隆”(后更名为卜蜂莲花)购物中心在汕头开业,至今已有17年。“我们集团在汕头投资的项目都发展得非常顺利。不过,我认为,我们在汕头的投资项目还不够多。”谢国民说,汕头是粤东区域商业中心,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大集团将继续投资拓展汕头零售业,并计划在今年和明年在汕头新增5家卜蜂莲花购物中心及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预计投资超过20亿元。

        今年初,为支持汕头争取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列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级示范平台,谢国民与海内外知名侨领一同联名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表达了广大海外潮籍侨胞期盼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热切心愿。谢国民认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一定会为华侨资本等资源回国、回乡发展打破瓶颈、提供载体。

        “正大集团将力争拿下试验区投资‘第一单’,在环境、条件许可情况下,在金融、贸易、投资等领域融入。”谢国民希望,汕头市委市政府能做好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规划,借助这个载体,在华侨金融服务、国际采购和物流服务、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探索改革,出台一些更开放的新政策。

        除了商界之外,汕头教育界也与“”有着深厚渊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汕头教育界引入了不少来自海外的智力资源。这些“外脑”同样对华侨试验区充满期待。

        美籍华人、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倪青青11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曾在《洛杉矶时报》、纽约《新闻日报》等国际媒体工作17年,并以采写有关纽约空难的现场报道而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

        2012年,倪青青携家人搬到汕头,在汕大开始了她的新闻教育之路。在倪青青看来,汕头大学所创造的“奇迹”,不仅有李嘉诚先生的奉献,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倘若汕头能借助华侨试验区为海内外华人提供更多机会,将有更多“奇迹”会在这座城市实现。倪青青感慨道,如果当初她选择的是北京、上海或广州,应该不会总有人诧异地问她:“你为什么选择来这里?”她希望华侨试验区能让汕头成为一座能汇集世界各地人才的城市。

        汕头大学生物海洋学教授梅志平是加拿大籍华人,已经在汕头工作生活了3年多,他和家人已对这个海滨城市产生了深厚感情,他希望汕头能以华侨试验区为契机走上发展“快车道”。

        梅志平说,在汕头3年来他欣喜地看到了城市的一些良好变化,同时也发现了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汕头拥堵混乱的交通环境和脏乱的市容市貌。他希望汕头能以设立华侨试验区为契机,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出汕头的潜力和自然优势。

        3

        海外潮商纷纷抢滩登陆

        借助试验区成立的契机,可以带动一批海外年轻华侨多回家乡寻访,有利于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美国洛杉矶中华总商会主席庄佩源

        华侨试验区获批仅仅一个多月时间,其对华侨华人、尤其是海外潮人的巨大吸引力已经显现。不少海外潮商团体近期纷纷抢滩登陆、提前布局,希望能在华侨试验区建设中拔得头筹。

        10月初,由国际潮团总商会副主席、加拿大潮商商会副会长姚瞻武投资设立的“汕头市圣地亚金鼐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启动运作。该项目位于汕头高新区,展厅和培训基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中心专门聘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孙庆先为艺术总监,聘请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司友义为工艺美术顾问,首先重点推广潮绣特色工艺,随后还将推广微书、木雕等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姚瞻武表示,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加拿大潮商还将积极参与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投资建设,把试验区文化资源优势和广大在外侨胞的人脉商源结合起来,引进国内外潮商的雄厚资本,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姚瞻武说,潮团总商会对这次华侨试验区在汕头落地十分关注,第一步主要是要把潮汕文化、民族文化推广到全世界,第二步还将在汕头办校发展地方民族工艺。

        10月中旬,美国洛杉矶中华总商会主席庄佩源与名誉主席陈才雄也飞抵广东汕头,了解汕头市经济发展和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规划建设情况。

        庄佩源表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令汕头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海内外潮人应充分发挥凝聚力,广泛发动,以开放心态接纳多文化背景的交汇共融,把潮汕的创业机遇分享到全体海外华人中去。庄佩源先生认为,中华文化是海外华侨的“”,需要靠一代又一代潮人薪火相传。借助试验区成立的契机,可以带动一批海外年轻华侨多回家乡寻访,拉近与家乡的联系,有利于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的代代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他诚挚地表示:“我将不遗余力地调动身边一切资源,全力支持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发展。

        菲律宾菲华潮汕联乡会副理事长、菲律宾明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翰是一名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海外新生代潮人。他说,菲律宾菲华联乡会潮人华侨身在菲国,心系潮乡,均与家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家乡汕头设立华侨试验区消息传出,他第一时间将喜讯转发到微信朋友圈与好友分享,大家纷纷“点赞”。

        借着华侨试验区的东风,林翰决定在家乡投资生产免水净手系列产品,希望为家乡群众带来绿色健康体验,“也算是圆了我回乡投资的梦想。”他希望未来试验区有更多优惠政策落地,“我们也会推动菲律宾潮人企业家到汕头寻找合作项目和伙伴,鼓励侨胞的年轻一代回乡寻根,看看汕头的新发展。

        除了投资,海外潮人还各尽所能,为华侨试验区呐喊助威。

        泰国《亚洲日报》副总经理、泰国华人青年商会总干事黄成表示,《亚洲日报》将充分发挥海外知名华文传媒的优势,为华侨试验区建设、为家乡发展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创办于1993年的《亚洲日报》,是泰国最年轻的华文报,从2001年起与《人民日报》合作,联合发行《人民日报海外版》。黄成表示,泰国是一个华人众多的国家,泰国华人中逾80%为潮汕人。汕头发展是大潮汕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潮汕籍华侨时时关心的事,家乡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牵动着在外游子的心。近年来,相比其他特区,汕头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这也令很多海外潮人为之忧心。希望汕头能借着此次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契机,把握来之不易的新一轮发展机遇,用足用好国家给予的政策,更好融入中央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大胆使用敢想敢干、有知识、有才干的年轻人共建汕头,使汕头重振雄风,为老百姓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建言献策

        国家把唯一专门与海外华侨华人开展合作的试验区布局在汕头,也引起了国内各领域专家尤其是潮籍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在近期纷纷建言献策,建议汕头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大胆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再造、城市规划、立法等多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寻求大突破、大跨越。

        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陈鸿宇认为:

        必须改革先行,体制创新

        长期关注家乡发展的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陈鸿宇认为,在此之前,汕头乃至粤东一直没有一个国家级的经济试验区,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试验区,说明了中央对汕头发展非常有信心,这也是汕头地域优势的体现。陈鸿宇提醒说,汕头虽然是粤东中心城市,但要保住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还需要依靠自身的发展。在国务院对汕头建立试验区的批复中,并没有像三十年前建立特区时的各项具体政策支持条款,这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公平市场竞争的决策所决定的。试验区的设立,给了汕头重新审视自己、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一个大好机遇。汕头要发展好试验区,必须改革先行,体制创新,倒逼汕头经济特区的体制机制。

        全国人大华侨委原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王宋大认为:

        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找准位置

        泰国归侨,全国人大华侨委原副主任、致公党中央原副主席王宋大认为,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国家赋予经济特区的许多优惠政策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实施,经济特区之“”已不明显,国内很多地方也在充分挖掘各自的华侨资源。“面临新的形势,汕头利用华侨资源,在方式方法上既要创新,也要大胆试验。”王宋大说,汕头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方面有基础、有条件、有特色、有潜力,他建议汕头深挖港口独有优势,做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对接,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社科学院经济学所副所长龙登高建议:

        可以打造内外对接交易平台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社科学院经济学所副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龙登高建议,在“”方面,华侨试验区可以争取国家支持,尝试推行“绿卡”投资移民,比如设立专门的回乡证等,从潮籍乡亲开始做起,吸引更多的海外投资。海外华侨熟悉当地法律制度等,而国内很多企业也想外出投资发展,汕头也可以在试验区里打造一个交易平台,让熟悉海外的侨商和国内愿意走出去的企业在平台上对接,促进投资。“我对建设好华侨试验区非常有信心。”龙登高认为,有海外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的热爱,有地方政府和潮汕民众的建设热情,尤其是国家给予了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尚方宝剑”,在顶层设计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相信华侨试验区一定能建设好。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富海认为:

        透过侨资源使汕头大有作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富海认为,汕头的发展一直不缺动力,同时拥有许多名片,而如何把隐性名片发展成显性名片是当前发展的关键。国家同意设立华侨试验区,将使汕头拥有更多的政策优势,吸引大量侨资,透过侨资源使汕头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大有作为。王富海也提醒:要吸取国内其他新区建设的教训,避免土地的过分开发扩张。建议汕头保持自身特色,借助潮人潮商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力量,将外来的动力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

        撰文  袁丁  黄学佳  柯焕彬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部署做好元旦春节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上线
广州市人民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25日上线。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