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协管员走进社区“护航”食品药品安全
漫画:陈春鸣
羊城晚报记者 陆志霖 通讯员 张雅馨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机构改革,原来分布在卫生、工商、质监等部门与食品监管相关的职能,统一划归食药监管部门。监管任务大大加重,监管人手却远远不足,这个难题怎么破?
在东莞,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潜伏”在社区里,哪家餐馆的厨房卫生没做好,哪家食品店无证经营,哪家药店卖了过期药,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们就是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
“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是广东食品药品监管开展社会共治的东莞样本。截至目前,东莞全部589个社区共聘用兼职食品药品协管员2239名,筑起了一张张社区食品药品安全网。
城管兼做协管员
从事城管工作的卓建威是2013年被聘为东城区同沙社区的一名协管员的。东城区是东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活动的5个试点之一。参加完协管员培训班,取得《食品药品协管员证》后,卓建威正式开始协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巡查工作。“我们会分片区巡查餐饮单位、药店、工厂,甚至是一些可疑的出租屋,发现的多是无证经营,过期食品,过夜食品等问题。”
“按照以往,我们的编制总共就9个人,面对的却是1.3万家食品餐饮单位,平均每个人要管1000多家,光靠自己根本管不过来。”东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东城分局的陈锋对记者表示,“我们于是通过社区推荐、市局审核选拔确定的方法在每个社区聘用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在东城区,九成兼职的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是原来的城管,他们为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工作补充了人力资源,有效解决了一线食品药品监督人力不足的问题。”
违法案件下降明显
截至10月10日,东城区23个社区共建立社区协管办公室23个,聘用兼职食品药品协管员132名,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巡查2436人次。在每天的巡查中,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提供了各类信息共1175条,及时消除风险隐患442个。根据这些信息,相关部门成功查处违法案件37宗,初步显现出食品安全群防群治的成效。
“这些协管员属于社区工作兼职人员,具备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责任感,对社区的地理条件、人口分布、生产经营等情况较为熟悉,便于排查安全隐患。聘用城管做兼职食品药品协管员就是希望利用他们熟悉地形、人员的优势,让行政执法效能得到有效增强。”陈锋坦言,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工作在基层,信息来源及时、准确,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扩大了食品药品监管覆盖率。如在东城区内,农贸市场和食品经营户较多,情况复杂,这为执法增加了难度。但食品安全协管队伍组建后,在打击违法制售假劣食品行动中,协管员们起到了“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食品市场秩序得到了净化,确保了群众的饮食安全,社会共治效应得到有效发挥。
“如今,东城区23个社区地下生产的现象出现了大幅下降。去年我们还接到400多个投诉举报,今年到目前为止,收到的投诉举报还不足20条。”陈锋说。
纳入东莞十件实事
经过试点,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有效办法,“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此,在2014年,东莞市政府将“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纳入十件实事之一。
今年4月,东莞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围推广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工作。其中每个社区(村)要组建三四人的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队伍,重点针对社区(村)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特点,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加强对出租屋、空置厂房等可能存在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的巡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食品药品制假售假窝点和无证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全市食品药品安全群防群治监督网络。
更重要的是,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加大了对社会的宣传力度,群众对食品药品改革的政策和饮食用药知识的知晓率得到提高,增强了对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和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