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全球买全球” 筑开放新平台
第123届广交会吸引超过2.5万家中外企业,遍布来自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表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把广交会打造成国际一流的“卖全球买全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
新形势下,广交会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商务模式,通过优化展区结构、参展企业结构和参展展品结构,以及提升品牌展区质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更好发挥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在更高层次上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城华
增强进口功能: 助力中国外贸平衡发展
创办于1957年春的广交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至今已举办123届。目前,已成为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齐全、到会境外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国第一展”和世界第一大贸易盛会。
广交会原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2007年4月的第101届起,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增加进口功能,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贸易双向促进平台。
广交会的易名,尽管两者只是一字之差,但一些权威专家和业界人士认为,素有外贸风向标之称的广交会更名,是我国努力实现贸易平衡中一件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
据了解,自第101届广交会设进口展区以来,累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家参展企业。本届广交会设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埃及、土耳其、乌克兰、泰国、印度、尼泊尔等10个国家展团和中国澳门、中国台湾2个地区展团。
此外,第123届广交会继续扩大“一带一路”沿线的招展合作网络。在土耳其、埃及、印度、马来西亚等展团基础上,本届新增了乌克兰、尼泊尔、泰国等沿线合作伙伴,首次引入乌克兰家电、泰国天然日化产品和尼泊尔民族风情手工艺品等产品。
优胜劣汰机制: 保证展位质量和更新率
广交会被认为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虽然经过多次扩容,但广交会展位一直供不应求。为此,广交会一直在尝试引入更多新的机制,以保证展位的更新率。
从第95届广交会,只有两成左右的保证性展位进行评分排名,到第99届广交会,其余八成展位都被纳入评分机制。评分内容包括以下几项:上一年度出口额;企业所获国家级奖励且颁发机构限定为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科技部;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或外观专利或产品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等;在海外市场拥有注册商标。
展位的分配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广东省外经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分配展位时个人没有裁判权:厅、局会组建评判小组,由各科室人员组成,结果在网上进行公示,公示之后,大家没意见了才最后定下来。
数据显示,从企业类型看,生产企业、外贸企业、工贸型企业、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分别占参展企业的49.35%、39.57%、10.56%和0.75%。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更新率达5%,更多代表中国制造先进水平的品牌企业参展,部分参展企业的产品更新率达80%。
“中国第一展”
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齐全、到会境外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中国第一展”。
以淘汰机制保展位质量
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更新率达5%,更多代表中国制造先进水平的品牌企业参展,部分参展企业的产品更新率达80%。
设大奖促企业重视研发
自2003年起设立的CF奖,是目前我国外贸领域公认的影响力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出口产品奖项。
打造版权保护的“广交会模式”
版权保护实现“三化”,即规章制度化、运作程序化、执法规范化,被业界誉为“广交会模式”。
以“广交会+互联网+”智能办展
在全球15个国家举办15场远程视频招商。积极应用自动回复机器人、VR视频、AR技术、渐进式网页、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打造综合平台: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
广交会不仅是展示全球商品的平台,还是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培育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综合性平台。
2011年的第111届广交会上,设立了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PDC平台),通过工业设计展示、创意比赛、设计论坛等活动,为广大参会企业提供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服务。据统计,截至第119届广交会,累计达成设计业务意向合作约31472宗,其中相当部分项目已落地投产。
此外,广交会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简称CF奖)评选活动,评选具有突出设计价值的中国出口产品。CF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工业设计的最高水平,是目前我国外贸领域公认的影响力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出口产品奖项。据介绍,今年的CF奖将加强线上线下推广,多种渠道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同时,细化“最佳组织奖”评审条款,提升评审的权威性、公正性。此外,本届广交会举办的系列设计主题活动和原创时尚设计秀,共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102家优秀设计公司参展。
保护知识产权: 打造“广交会模式”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和营商环境都是重要条件,二者的核心要素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近年来,广州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保护和运用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12月16日,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拟挂牌成立。2015年8月,广州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试点地区。2017年6月,广州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2018年,广州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在黄埔揭牌。
广州先进的知识产权制度,让知识产权日益活跃,也使知识产权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创新产业不断聚集。很多企业表示,得益于广州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探索,对未来发展更加没有后顾之忧。
广交会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沿阵地——在这里,无论是与会客商,还是商品,均来自世界各地,各种矛盾利益错综复杂、集中表现,知识产权侵权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解决上述问题,广交会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工作,1997年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构,1999年出台《广交会期间投诉处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先后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及处理办法》,并多次修订和完善。
经过多年实践和经验积累,广交会版权保护工作做到了“三化”,即规章制度化、运作程序化、执法规范化,这也是其最大特色和亮点所在,被业界誉为“广交会模式”,对广东各地展会版权保护工作起到了示范效应。
线上线下联动: 创新招商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
近年来,广交会一直在寻求转变与突破,在“互联网+”战略上也在进行各种新的尝试。2011年广交会电商公司成立,2013年广交会展馆随处可见电商网站推介,到2015年多家跨境电商平台扎堆在广交会上露脸,此后“互联网+”的气息在广交会上逐渐形成气候。
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整个产业链都在发生着变化,传统外贸的工厂、供应商、制造企业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纷纷进入跨境电商,有的开始在线征集设计方案,有的尝试海外建立平台,还有的试图整合上下游供应链等,风头十足的跨境电商成为外贸行业互联网3.0时代的最主要特征。
广交会上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也是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生动体现。借助专业的跨境电商平台和遍布全球的物流体系,中国产品的触角伸向全球每个角落。许多企业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对沿线国家的市场开拓力度,不少产品在沿线国家的出口显著增长。
徐兵介绍,本届广交会继续推进“广交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全面提高办会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数字化转型。比如,针对目标市场和重点客户群,在全球15个国家举办15场远程视频招商。并积极应用自动回复机器人、VR视频、AR技术、渐进式网页、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招商智能化水平。
其中,A区展厅已完成无线网络建设并试运行,WIFI上网速度有望显著提升;引入智能办证新技术,简化采购商电子服务平台预申请办证手续,提升采购商办证效率和体验;推进展品搬运服务智能化,实现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加快服务响应速度。
据介绍,广交会官网“品牌橱窗”展示效果正在逐步提升,品牌企业查询量和产品点击量均高于平均水平。截至4月13日,“品牌橱窗”专栏共有1735家品牌企业上传了23624件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