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滨下武志教授做客“史学论坛”
本 站讯 12月25日上午,应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邀请,著名历史学家滨下武志教授在“史学前沿论坛”(第37讲)作了题为《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1402)之海洋世界观与郑和下西洋之历史地位》的讲座。报告由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研究员主持,资深明清史、经济史专家叶显恩研究员、港澳史专家邓开颂研究员、《广东社会科学》主编江中孝研究员,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共二十余人参加了讲座。
滨下武志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以广阔的国际视角、深刻的理论思考和深厚的史料功夫享誉国际学界。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龙谷大学等大学教授,现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主要致力于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方面的研究。滨下教授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开港市场圈》、《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 China, East Asia and the Global Economy 等;编著有《亚洲再思考》全7卷、《区域的世界史》全12卷、《海的亚洲》全6卷等。
在本次讲座中,滨下教授运用海洋史和地图学史的双重视角,以日本龙谷大学所藏、朝鲜金士衡1402年制作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中心,通过细致分析该图的绘制颜色与其中的海洋、朝鲜、琉球、日本等内容,将其与日本本光寺、本妙寺、天理大学藏的《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及《郑和航海图》,申叔舟《海东诸国记》,《东海全图》,《天下图》,《行基图》,琉球《历代宝案》,《菲岛史料》(The Phillipine Islands),荷兰、英国、法国东印度公司档案,《叶名琛档案》、晚清海关报告等15~19世纪亚洲海域重要的海洋贸易资料展开细腻的延伸与比较,深入反思海域与陆域、全球与区域、海洋亚洲与欧洲、东亚海域与印度洋、海域圈、海域网络与海域层次等宏大的海洋史议题,探讨15世纪朝鲜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与海洋观、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15~19世纪琉球与东亚港口、15~19世纪东亚海域横向的朝贡、贸易、移民、海神(信仰)交汇平行的四层与纵向的官方、民间交互对应的五级海域层次等中观的东亚海域史议题。讲座以深邃的理论讨论与精湛的个案研究虚实结合,新见迭出,让听者不仅切身体会到滨下教授的卓越学识,而且领会到亚洲海域史的迷人魅力,引起与会者极大的讨论兴趣与热情。
(文/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