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归博士陈友斌:外面诱惑很大 但还是选择东莞

06.01.2016  09:40

■陈友斌。(记者 郑志波 摄)

编者按

2015年12月30日,东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授予金甲喆等45人“东莞市荣誉市民”称号。这是19年来东莞第五次评选荣誉市民。

作为荣誉市民,他们对东莞市 经济 发展、社会进步、公益事业和对外交往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其中,既有本土人士,也有外籍友人;既有工商翘楚,也有慈善先锋等。

这45位“荣誉市民”,从此铭刻在东莞的发展史册上,与城市同行,与荣光同在。本报今起推出“城市之光”系列人物报道,敬请垂注。

东莞时间网讯 陈友斌的脸上,写着精确设计的程序感,没有拐弯抹角。昨日上午和记者甫一接触,他就毫不见外地说:从10点钟开始,手头有一件很紧的工作,要一直忙到下午两点钟。

对东莞微模式软件有限公司(下称“微模式”)在东莞的生根发芽成长,陈友斌并不讳言“一路艰辛”,是凭借果断的转型升级才有了今天的成果。2015年,资本的推波助澜,把陈友斌再次从密密麻麻的代码中拉出来推到聚光灯下。他对自己的图像识别技术雄心勃勃,决意以“刷脸”让外界重新识别东莞。

经受 金融 危机冲击

2007年刚踏上东莞的土地时,陈友斌带着清华大学博士、海归的身份,掌握图像识别技术,对创业充满憧憬。离开美国时,他推掉了汇丰 银行 的高薪聘请。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深造时,陈友斌从事自动目标识别、图像理解与机器视觉、遗传算法与人工智能搜索等方面研究,这段学习工作经历持续了8年。

早在落户东莞前,陈友斌就深入考察广州、深圳、北京等地的科技园区。最后留在东莞,他解释说,东莞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渴求在他考察的城市中最强烈,环境很不错。

陈友斌创立的微模式,主要从事软件外包、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创业之初,他作为高科技企业的领军人才,得到市政府500万元资助。公司所在的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也支持500万元。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创业之路并未按陈友斌预想的轨道走。如很多东莞企业一样,2008年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打乱了他的创业节奏。

最初的微模式大量承接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的软件外包业务。“从2009年上半年开始,这场危机逐渐波及到我们,公司业绩到了下半年就非常糟糕了,很多订单被取消,资金被冻结,公司落入谷底。”陈友斌说,那是微模式记忆深刻的一场危机。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供求关系的失衡带来的冲击可以预见,何况一个初创型、轻资本的技术研发型企业?

陈友斌求生存的方式,几乎是壮士断腕。他说,适当地裁员、争取国内订单,微模式才能艰难地生存下来。而松山湖管委会的减免租金,延缓缴纳水电、物业费,更让微模式足以缓过气来。

果断转型升级

那些残酷的情景发生在2011年之前。陈友斌说,此后,微模式开始了转型升级的探索,跳过了业务外包为主的模式,进入自主研发阶段。

在微模式的生死存亡之际,陈友斌把眼光收回到眼下,积极争取东莞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试用他的软件,开始内外销两条腿走路,努力打开新市场,“西方不亮东方亮”。

纵然如此,微模式的改变并没有很快产生正相关。2009年客观环境的冲击后,微模式面临的挑战还在继续。陈友斌说,打开国内市场并不容易,与对技术的认知有一定关系。

有好的技术不一定就立刻有市场的认可。微模式创业初推出的银行票据的识别技术,一个产品在美国供花旗银行试用时,汇丰银行竟然打电话投诉为何不将新技术提供给它用。而同一种技术,他在国内找了多家金融机构,对方“没有成功案例的,我不能用”的说法让他郁闷不已。

但是,陈友斌没有放弃转型升级的探索,以及对技术的矢志追求。2011年以来,微模式对人脸识别为主的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的投入达到了大约2000万元。

陈友斌很感慨地说:“创业苦乐自知,一路走来很辛苦,2015年有了积极改变。”2015年6月底,微模式成功完成本土风投领投的A轮融资。这轮融资的核心,就是其研发的人脸识别为主的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

“刷脸”走向国际化

现在,微模式的核心技术是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所研发的软件主要应用于金融领域。实际上国外的多家大银行如花旗、汇丰、富国、国泰、美国银行等,已将微模式的技术应用在票据识别、智能支付处理、手写签名认证等重要环节。

陈友斌告诉记者,A轮融资的2500万人民币,主要用在研发 投资 和市场开拓,已经全部到位,目前正在加快推进B轮融资。本土风投的到来,对团队和人才引进等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在流行“刷脸”的时代,微模式的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技术更为复杂。这也是风投关注微模式的重要参考坐标,尤其是在金融、安防等方面的研发。风投机构给出的判断是,得到资本相助的微模式,可能成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领域的领跑者。

现在,微模式把“刷脸”技术应用快速推开。陈友斌说,微模式通过以图搜图技术开发的天网搜车软件系统,在安防行业已投入实战应用,为黄石、大冶、咸宁、钟祥等地公安机关的侦破案件提供有力证据。

“刷脸”技术逐渐应用到其他领域,对陈友斌和微模式来说,这就是新机遇。陈友斌充满信心地说,技术让他有了借助资本的底气,挂牌新三板已经开始冲刺。2015年的首次融资,更像是他的资本路演。

“离成功还有距离。”陈友斌说,只有成功上市或者成为一家真正的跨国企业,才会敢给自己和微模式一个成功的定义。2016年是微模式国际化元年,将以设立分公司或机构的方式,先后进入香港、新加坡和东南亚市场,最后进入欧美,以技术输出和产品输出完成国际化。

■人物介绍

陈友斌博士

东莞市微模式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技术执行官,获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东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东莞市特色人才等荣誉。

1997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同年赴美国留学及工作近八年。于2004年底回国,并先后任教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7年初,陈友斌博士和他的团队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办了东莞市微模式软件有限公司。

■人物语录

A  “创业者对风投、天使资本等资本力量,要持开放的态度。不能以为企业是自己创立的,引入资本后就存在失去控制权的风险。企业要成为百年老店,就要有改变,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是很有效的做法”。

B  “东莞对人才的渴求很强烈,对高科技人才很珍惜、很爱惜,是创业沃土”。

■人物对话

陈友斌:

我看好东莞

陈友斌在东莞的8年左右时间,从来没有停止对图像识别技术的探索,在东莞的关爱中他找到了阳光。他说:“我是一个技术狂,喜欢拼搏”。

东莞日报 :回顾你在东莞的创业之路,你如何评价这些年?怎么看待自己?

陈友斌:还是那句话,一路艰辛,离成功还很远。

我是一个务实的人,把工作和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其实管理自己是很难的一项管理。

我是一个搞技术的人,管理不是我的强项。在日常管理中,我不会对员工要求严厉,反倒是比对自己宽松一些。考虑到员工的发展,我们计划推行股权激励。

东莞日报:你多次说过选择东莞的理由。如果现在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里?从洼地效应来看,东莞的创业成本因素还会不会是吸引创业者的魅力所在?

陈友斌:已不止成本的问题了。

东莞区位很好,环境很包容,民资很丰富,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支持创业力度在加大,过去吸引创业者的各方面因素都还在,甚至更强,这块土壤很好。正在推行的“机器换人”,将给东莞未来打下产业基础。

比起东莞,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创业的条件、环境有优势。外面诱惑很大,但我还是会选择东莞。

东莞日报:微模式是东莞高科技创业项目的成功代表,你认为有哪些代表意义?

陈友斌:可以告诉别人,东莞不是只有加工制造业,还有很多高新企业,有优质项目值得投资。

另外,也能够向外界展示,东莞是适合优秀创业人才、团队和专家来创业的城市,为吸引国内外人才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