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虎门投8700万元专项资金让“垃圾山”变成绿山坡
远眺虎门五马垃圾填埋场全景。
垃圾新场铺草植绿,正在对生态开展持续修复。
东莞虎门五马垃圾填埋场由于一直采用简易填埋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影响周边环境,遭到附近几个村子的多次投诉。为此,虎门镇政府 投资 8700万元,对五马垃圾填埋场实施一系列整改举措,包括防护工程、沼气回收发电、渗沥液处理系统建设、新场底部防渗、应急填埋区及挡坝建设、旧场封场整治等,把“垃圾山”变成了绿山坡。
虎门镇市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整治后的旧场已覆土覆膜、铺草植绿,正在对生态开展持续修复。”据了解,目前渗沥液处理厂则采用MVC蒸发+DI离子交换的处理工艺,累计处理渗沥液5万多吨,均达标排放;而沼气发电厂在2013年9月便成功发电并网,累计回收利用沼气超过130万立方米,总发电量约140万度。
1
“垃圾山” 穿衣换新颜
10月12日,记者跟随虎门镇市政水务局工作人员来到了虎门五马生活垃圾填埋场。记者发现,一年前还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硕大垃圾填埋场,已经变成了表面都是绿草的小山坡。如果不是小山坡表面上设置的沼气、渗沥液回收管和回收塔,没人会知道这绿草地下竟然填埋多达500多万立方米的垃圾。
“以前天热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关紧门窗。如果是起风的时候,每家每户必须关窗,不然饭都吃不下。”五马垃圾填埋场附近陈村社区的村民陈大伯告诉记者,现在的情况比以前好很多了,最起码味道少了很多,不像以前时不时会出现反胃现象。
虎门镇市政水务局局长邓锡标告诉记者,多年来,虎门镇政府共投入8700万元,这些资金用来对垃圾填埋场建造防护工程、沼气回收发电工程、渗沥液处理工程以及新填埋场底部防渗工程、应急填埋区及挡坝建设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如今,已成功实现沼气导排、渗沥液导流、旧场复绿等。
目前虎门镇聘请了场内作业运营管理公司,严格执行填埋场Ⅰ级无害化管理标准,对垃圾进行分层填埋,填埋后立刻压实并在上面铺设胶膜,防止垃圾产生的异味扩散,并可以防止雨水流入垃圾产生污水。该负责人表示,“现在垃圾填埋场每天都要做两次消毒,目的在于除臭和抑制蚊蝇的滋生,尽可能把对附近村子居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2
对垃圾 循环再利用
据了解,垃圾填埋场从1993年10月便开始运营,主要用于填埋虎门镇的生活垃圾,累计填埋量超过500万立方米,最深可达108米。由于旧场业已饱和,经政府多次调研论证和沟通协调,虎门镇对填埋场实施改造扩容,按无害化填埋场标准于2014年底在旧场旁边建成了占地约4.64万平方米的新场,库容达141万立方米,可以满足虎门镇未来三年的填埋需要。
“现在垃圾场下面都做有防护墙,防止垃圾产生的渗沥液污染地下水源。”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地面上设有十几个井口,一旦有渗沥液产生便可立刻用机器将其吸出,而渗沥液处理厂则负责将填埋场里回收而来的渗沥液进行无公害处理。目前,垃圾填埋后均用黑胶膜覆盖,可以有效阻挡雨水渗漏进入垃圾,从而造成二次污染。“现在处理1立方米污水的价格大概在72元左右,铺设黑胶膜之后可防止雨水渗漏,从而可以节省不少处理费用。”该负责人如是说。
此外,虎门镇市政水务还在垃圾填埋场附近设置有一座沼气发电厂,平均每天可以产生8000-10000度电,目前总发电量约为140万度电。
3
未来垃圾 通过焚烧处理
“现在虎门每天平均生产1000吨左右的垃圾,如果单靠对垃圾进行填埋处理,那么这个新的垃圾填埋场也用不了多久。”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东莞市的垃圾焚烧场比较少,处理能力有限,只能帮忙解决其中的100吨,剩下的仍需要虎门通过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据了解,目前国内从事研究处理垃圾的公司有数千家,因此未来垃圾的处理方式肯定会呈多样化的趋势,而虎门镇市政水务局也和此类具有新型垃圾处理技术的公司有过接洽。“我们有和华新水泥进行接触,目前他们拥有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技术,通过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和燃料。”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主要有两个担忧,第一是华新水泥离东莞最近的厂在珠海,并没有在东莞设厂,跨市运输垃圾将会对财政造成巨大负担。第二是假如华新水泥在东莞设厂,那么自然会对东莞当地的垃圾处理有一定的帮助,但也势必会带来一定的污染,而且一旦华新水泥的处理厂突然撤走,那么对当地的垃圾处理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人口聚集度越来越高,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紧张,生活垃圾产量大,尤其是在特大城市以及外来工特别多的城市,垃圾焚烧是未来解决城市“垃圾围城”的主要出路。记者 何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