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位20年吸毒史的“瘾君子”如何成长为禁毒骨干志愿者?
2016年5月25日,曾经的“瘾君子“现在的虎门禁毒志愿者阿军接受记者采访。(全媒体记者 郑琳东 摄)
东莞时间网讯 (全媒体记者 吕晓敢)他有着20年吸毒史,曾被强制隔离戒毒4次。经过3年时间,他成功地摆脱了“毒魔”的纠缠,不仅有了一份稳定工作,还成长为虎门禁毒志愿者骨干成员。他是如何做到的?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15岁少年误入歧途 20年陷入毒品漩涡
阿军,38岁,虎门镇本地人,离异,有一个13岁儿子。1993年,他开始吸食海洛因,直到2013年前后被强制隔离戒毒4次,于2013年1月份最后一次强戒出所。因阿军和家人担心外面环境的影响而再次走上复吸的道路,阿军一直封闭在家、不出家门一步。
禁毒社工的出现,让阿军的生活重现生机。
2013年7月份,禁毒社工开始接触到阿军,并将他列为个案跟进服务。
“第一次到他家中探访,阿军留着长头发,衣服邋遢。由于长期吸毒的原故,他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禁毒社工王志明回忆,当时阿军默默地坐在角落,一语不发。父母开始诉说阿军的“坏事”:初中未毕业就辍学,结识损友沾染毒品,20年来强制戒毒4次,戒了又犯,犯了又戒,家人几乎绝望。
“那时就是一帮朋友混在一起,看到别人吸海洛因时吞去吐雾时,我以为很爽,也天真地认为吸一次也不会上瘾,就尝试吸了一口。”阿军回忆,当时真是年少无知,也不知道是毒品,就是好奇心在作怪。其实,吸食海洛后,头发晕、想呕吐,感觉很难受。
自此以后,阿军就一发不可收,毒瘾越来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堕落。他与家人的关系日益变得糟糕。他经常对父母的责骂和部分“过激言论”显得很不耐烦,甚至出言顶撞父母。“不要你们管,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他伤透心。
社工与志愿者来帮助 “书信帮教”改变他
戒毒人员跟进难,不愿接触外界,以及自身的种种问题,给禁毒康复者的个案跟进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经过3年来的持续跟进,阿军最终摆脱了“毒魔”的纠缠,走出了吸毒的阴影,这是令禁毒社工王志明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2013年7月份,王志明第一次接触到阿军,他的心里也直打鼓。“你吸过毒吗?你知道吸毒后的感觉吗?我吸毒20年了,你有能力帮我戒掉多年毒瘾吗?”当时,阿军用不太信任的语气问王志明,但王志明没有退缩,并用心去服务,真心与阿军交朋友。
2016年5月25日,曾经的“瘾君子“现在的虎门禁毒志愿者阿军已经开启了另一段人生路。(全媒体记者 郑琳东 摄)
那时的阿军很想走出社会与人交往,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王志明针对这一情况,他多次上门与阿军家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单独给阿军作个案辅导,从而打消了大家的担忧,还协助阿军与社区签定戒毒(康复)协议,定期接受社区的谈话。
在社区帮助下,不久阿军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兼职挣钱帮补家用。同时,王志明还协助阿军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一起与社工开展禁毒宣讲团、书信帮教等特色项目。阿军通过禁毒社工的鼓励和自身的 心理 调节,逐渐走出吸毒的阴影并能接受自己的过去,能勇敢面对大众,还以“过来人”的身份向青少年学生、吸毒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禁毒志愿者团队分享吸戒毒经历。
2016年5月25日,禁毒志愿者邓志强。(全媒体记者 郑琳东 摄)
2016年5月25日,图为社工收到戒毒人员的回信。(全媒体记者 郑琳东 摄)
从事禁毒义务宣传、有着6年禁毒志愿者经历的邓志强说,阿军当年被强制隔离戒毒时,他曾以书信帮教的方式给阿军写过信件,帮助其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如今,看到阿军走出毒品的阴影,重新站立起来,以身说“毒”,告诫大家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时,他感到非常欣慰,希望有更多像阿军一样的戒毒康复人员,不仅成功戒毒,而且还能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帮助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