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园区扩能增效 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08.06.2014  11:07

  本报评论员

  “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到2020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意味着需要年均增长17.5%。”在今年初的市委六届四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朱泽君对全市经济形势的分析引人深思、触人警醒。2013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增速才10.6%……梅州如何才能加快振兴发展?无数实践证明,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平台。我们必须坚定信心,牢牢把握产业园区扩能增效这一重要抓手,撬动梅州经济跨越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产业园区如同一个磁场,可以有效吸引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从而产生集聚效应。产业园区建设水平高低,往往决定一个地区承接产业的能力、开放的程度、经济发展的水平。当前,面对新一轮产业调整、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对接广东“双转移”战略和促进粤东西北加快振兴发展政策时,各地竞相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强力招商,产业园区已然成为承接产业项目的关键。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把产业园区建设放在第一位。全市重点抓好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东升生态工业园建设,各县(市、区)各显神通打造辖区生态工业园,采取软硬环境两手抓,推动工业项目进园集约发展。仅去年,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就新上项目19个,投产7个,实现工业增加值18.31亿元,比增18.9%;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比增14%,园区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

  成绩来之不易,但“瓶颈”仍然存在。目前,我市产业园区尚存在总量不大、思路不新、办法不多等问题。而作为广东“生态发展区”,更是承担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快科学发展的双重任务。我们必须坚守省委省政府设定的“两条底线”,狠抓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严把项目入园关,大力发展生态适宜型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产业园区承载着梅州加快振兴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中国梦”。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鼓励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只要全市干群上下一心,勇于开拓,真抓实干,把园区打造成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梅州人均GDP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